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中国制造”产业生态保护破题

来源:中国缝制设备网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07日

近年来,以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和越南组成的“东盟五国”对外资吸引力逐步增强,大有超越“亚洲四小龙”,成为亚洲经济发展引擎之势。

专家认为,“东盟五国”经济的发展,能促进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以及服务、技术产业发展,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制造”仍将占据主导地位。但他们提醒,中国在向东盟转移制造业的同时,也需注意保护制造业产业生态。

东盟国家制造业竞争力增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推算显示,“东盟五国”在2014年名义GDP有望达24363亿美元,将首次超越由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组成的“亚洲四小龙”的24082亿美元。而在2002年,“东盟五国”的名义GDP总和还不到“亚洲四小龙”的一半。

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所长曹云华说,在全球经济发展面临挑战之时,亚洲已走在全球经济增速前列,调整和变革已成为东南亚各国当前发展的主题。

与此同时,东盟与中国的经贸合作正不断增强。海关总署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仅2013年1月,中国对东盟进出口369.9亿美元,同比增长42.9%;其中对东盟出口200.7亿美元,增长48.8%。

多位长期从事中国与东盟问题研究的业内人士指出,随着东盟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本投向中国的外资开始向东盟国家转移,中国东部地区制造业也出现向东盟国家转移的趋势。

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12年进行的年度调查报告中,印尼和泰国的排名在由跨国公司评选出来的“最受欢迎东道国”中大幅提升。报告认为,由于东亚国家,尤其中国的工资和生产成本继续保持上升态势,东盟各国在制造业上的相对竞争力继续增强。

中国将受惠于东盟经济发展

多位专家认为,“东盟五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能够有效承接中国低端制造业转移,促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为中国服务、技术、人才等领域发展带来机遇。“东盟国家是我国低端制造业转移的理想目的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主任张蕴岭说,中国劳动力成本提升,制造业发展至今,需要产业升级、优化,把一些低端的东西转移出去。“这些国家已处于亚洲和亚太产业链中间,因此我国产业转移过去可以很快加入到各区域合作之中。”张蕴岭说。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748)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