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桑褐斑断枝病(俗称断枝烂叶病)
该病主要危害春发的嫩枝条及嫩叶,病斑初为小点,呈褐色,以后病斑在叶片上形成同心轮纹,在枝条上病斑表现为纵向扩大。发病后期叶片穿孔腐烂,枝条断落。肉眼或用放大镜观察枝叶病斑可看到细小的褐色至暗褐色突起。该病多发生于雾多露重,阴雨连绵的大石山区,对于已经有病原积累的地区应加强监测,发现病害及时处理。
防治方法:(1)发病桑园全面喷施50%的多菌灵800倍液,或70%的托布津1000倍液,连续2~3次,间隔5~7天喷一次。(2)全面清除病枝、病叶,集中烧毁,减少病原残留,防止二次感染和来年发病危害。(3)夏伐平地面剪伐,去除病斑和菌物残留,全面清除枯枝、落叶,集中烧毁;及时在冬至前后冬伐和清园,冬伐剪留下半年长出的健康枝条高30~50厘米,清除枯桩、枯枝和落叶,集中烧毁,增强树体抗病能力,减少春发新枝染病机会。(4)冬伐后(春发芽前)用70%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商品名:多宁)360~550倍液全面喷洒消毒桑树桩和地面。(5)春发芽期喷药预防:用50%的多菌灵800倍液,或70%的托布津1000倍液喷施,连续2~3次,间隔15天。
4、桑疫病
3~4月份是桑疫病的发生时期,低温阴雨天气易诱发此病。桑疫病为细菌性病害,桑发芽后病菌从桑芽、嫩梢侵入,使芽叶、嫩梢和嫩叶变黑腐烂,呈烂头状;叶脉受病菌侵害后变褐色,病叶片向背面卷曲呈缩叶状;严重的桑树不发芽,或发芽率下降。如果遇低温阴雨天气,有利于此病发生流行。感病品种(如伦40)易多发。
防治方法:冬伐、夏伐剪除枯枝和有病斑枝条;发病期间及时清除病芽、病叶、病枝;发病初期用500 mg / kg土霉素液(即5克加水10公斤)或100 mg / kg农用链霉素液(即1克加水10公斤)或蚕服康1号5支加水10公斤喷嫩芽、嫩梢,隔7天喷一次,连续几次控制病情扩展。以上药物对蚕的残毒期为1天。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