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度国家棉花临时收储价为每吨20400元,比2011年提高600元,不考虑加工成本,折合每斤籽棉4.08元。对棉花加工企业来说,超过这个价格根本无利可赚。”王树理说,正因为如此,企业为了保本,才不得不通过压低棉花收购价来实现盈利,棉农的种棉积极性也遭到重挫。
“现在农民对价格很敏感,前几年棉价下跌时,农民都把好地种上了粮食,只有那些盐碱地和沙地不得不继续种棉花,如果棉花收益长期比不过种粮,弃种棉花的现象会更为普遍。”刘大钧对此表示担忧,他表示,如果棉花价格持续不振,造成的恶性循环是十分可怕的。
建言:三委员联名呼吁棉花直补政策 补贴不低于100元/亩
为稳定外贸增长、促进棉花产业健康发展,卞志良、王树理、刘大钧等多位住鲁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关于提高棉花临时收储价格和完善种棉补贴政策的建议》,建议国家:继续实施棉花收储政策,建议尽快在新棉播种前提高2013年棉花临时收储价格,以调动棉农植棉积极性。参照粮食直补政策办法,尽快建立棉花直补机制,按照补贴不低于100元/亩标准,实施对种棉农民直接补贴,以稳定棉花种植面积,保持国内棉花自给率。加大对优势棉花区域和主产棉大县的扶持力度,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棉田占我省植棉面积的50%,建议国家加大盐碱地植棉项目投入,改善生产条件,扩大面积,提高单产,缓解粮棉争地矛盾;对植棉大县实施奖励政策,提高棉花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水平。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