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企业新闻 >正文

中森:2012,筑底企稳迹象初现

来源:中国缝制设备网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11日

服装行业走稳迹象显露

自2012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服装企业的多项效益指标均呈下滑趋势。首先,出口价增量减。据海关统计,中国服装出口数量已连续13个月呈负增长的局面。出口金额增速也持续下降,至9月,累计增长幅度已降至1.35%。成本推动价格上涨,造成出口金额增幅大大低于价格增幅,但价格上涨增幅逐月收窄,已从今年1月的11.14%同比增幅下降至9月的3.04%。其次,服装内销呈疲软态势。今年1-9月,国家统计局的数字表明,全国限额以上商业企业服装销售金额增幅为17.8%,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企业利润率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9月,我国14328家规模以上服装企业销售收入的增幅从年初的13%降至10%左右,低于近两年来的平均水平。三季度服装行业投资增速降幅逐季收窄,新开工项目增速由年初-11.78%回升至-2.85%。这意味着,随着经济大环境呈现筑底反弹迹象,服装行业整体投资信心开始出现一定程度的复苏。

  另外,虽然服装出口增长面临较大压力,但仍可保持低速增长。这源于中国服装行业产业链完整、技术水平先进,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依然存在。另外,国家对出口政策的进一步扶持调整,未来内需对服装增长的支撑作用更强,,都将对服装行业的增长有所促进。中国服装协会预测,2013年服装出口增速将不低于同期国际贸易增速。

缝制机械下行缓中趋稳

  受上游服装行业需求萎缩、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等一系列因素影响,缝制机械行业前三季度主要呈现产销量同比下滑,企业效益减半、利润空间缩减,进出口拉响预警,景气指数“过冷”等“症状”。多项数据表明,行业规模整体收缩,景气指数在低位徘徊,产销走低,企业库存高,盈利能力下降成为企业的普遍现象。

不过在进入第四季度以后,行业表现有所变化。在9月产值同比下降-13.1%的情况下,10月、11月同比分别为3.51%、-0.17%;10月行业景气指数84.70,11月份行业景气指数81.83,四季度指数相较于二三季度有了小幅回升,但仍处于渐冷区间,发展面临一定下行压力。其中产值景气指数92.13,销售景气指数83.99,出口景气指数88.75,资产景气指数92.30,利润景气指数70.00。这已经表明行业下行整体呈现出缓中趋稳的态势。

  另外,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坚持扩大内需仍然是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出发点,随着宏观调控的不断深入,国内货币政策有所放松,物价逐步平稳回落,将对国内消费增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尽管全年衣着类内需消费增速仍难回到前些年的水平,但将呈现增速逐步提升的趋势,可以预见,服装行业的上升对缝制机械行业的拉动作用也将逐步增强。

培育新增长动力,迎接五大挑战

2013年,势必成为贯彻完成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要求的关键一年,也是中国于国际经济震荡环境中需要抓住机遇的一年。

机遇往往伴随挑战,那么中国经济在2013中又将走向如何?余斌认为,2013年,出口增长将与今年大体持平,消费增长有望保持基本稳定,投资增长面临一定下行压力,物价上涨压力有所上升。“2013年世界经济仍处在深度调整期,国内需求面临一定下行风险,物价上涨压力有所上升,全年经济增长与今年大体持平。考虑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潜在的不确定因素,为我国经济在寻求新平衡的过程中保持基本稳定,并为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创造条件,2013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可确定为7.5%,CPI为4%左右。”

 同时,余斌认为转型中的中国经济当前主要面临着五大挑战:如何使增长阶段平衡转换;如何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如何应对处理对外关系;如何有效启动新一轮改革;如何变革社会治理方式。

通过一年稳增长的调整,舆论普遍认为,中国经济正处在增长阶段转换和寻求新平衡的关键期。如何实现经济从高增长阶段到平稳增长阶段转变,在经济增长水平保持在7%至8%时,能否既保持企业利润具有吸引力,同时又不影响到中央财政收入,这对决策者是一个考验。

 余斌强调,“在经济寻找增长新平衡点的关键期,企业家会比较迷茫。因此,目前宏观调控要避免两个倾向,一是避免试图人为拉回高速轨道,这会步日本后尘;二是避免放任经济自行下滑,这会造成企业大面积亏损。”

   回顾十八大报告,其中着重强调了要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要性。对于如何完善这一体系,余斌认为,首先需要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善于精确使用财政货币政策;其次,经济增长目标下调,政府财政相对减少,而民生方面的支出要求又越来越高,如何平衡这种情况,需要防范和化解财政金融风险;第三,妥善的应对和处理对外关系的变化,从而保持良好的外部环境;第四,需要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创造新的制度红利,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最后,必须深刻变革社会治理方式,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如此才有可能重新构建社会和谐的基础。

国际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欧美经济持续低迷,国内制造业企业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转变企业生产结构,显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中国经济正面临增长动力的转换,要打破原有平衡,建立新的平衡,同时创新社会经济发展方式。只有这样,制造业的转型才能顺利有序完成。中国缝制机械制造工业也要寻找锻造自身的新增长动力了。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812)
分享到:
 更多关于 企业新闻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