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在民间资本较为活跃的地区,增加区域性金融机构数量,在金融机构的引进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支持以民间资本为主发起人设立的小额贷款公司改制为村镇银行;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健全民间借贷行为的监管体系,为规范民间借贷行为创造有利环境。——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周联清
城镇化实际水平只有36%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要遵循城镇化的客观规律,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要合理控制规模,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增强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政府工作报告
我国城镇化的水平到底是高还是低,一直有不同的意见。欧美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由25%提高到70%,花了80年、9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城镇化率是17%,经过30多年的发展提高到52.6%。
这只是一个宽口径的统计,我国有2.6亿的农民工,至少有2亿左右农民工在城市生活,却没有享受城市居民在医疗、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方面的待遇,所以学术界把他们称为“半城镇化”。如果把这一部分水分挤出去,按全户籍人口算,我国城镇化水平只有36%左右。——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
根据以往调查经验,土地确权以后推进城镇化普遍都比较顺利,因此,我国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土地确权应该先行一步。同时,在实现“一元化”户籍制度改革前,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亦城亦乡”模式所引发的家庭问题也需引起重视。——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厉以宁
城镇化须有产业支撑,不能简单造城,要将城镇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
一个地区城镇化推进的速度,必须与其工业化的进程相适应,与其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匹配,这样才能防止出现就业不足、两极分化严重等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柳州市委书记郑俊康
消费是经济增长第一动力
扩大内需的难点和重点在消费,潜力也在消费。扩大居民消费要在提高消费能力、稳定消费预期、增强消费意愿、改善消费环境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政府工作报告
去年消费的增长对经济的拉动是51.8个百分点,投资是50.4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超过了投资,这是一个非常良好的趋势。
我们还会在扩大消费、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方面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保持这样一个良好的需求结构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
首先是提高消费能力,这就要增加居民的收入。我们要采取正确的政策来扩大就业,对于企业的职工工资要能够建立正常的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相适应的增长机制。
稳定消费预期的目的是让老百姓敢花钱,最重要、最基本的措施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医疗、养老等一些基本的制度必须进一步的完善,保障水平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地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免费,学前教育、高中和大学阶段的教育对困难的家庭将实行补助、支持。
增强消费意愿需要培养新的消费热点,包括文化消费、旅游消费、养老消费、节能、绿色消费,让老百姓愿意花钱。
改善消费环境就是要建立规范有序的市场,要加强监管,让老百姓买到质量有保证的产品。——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
农民工变市民需政策护航
加快推进户籍制度、社会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为人们自由迁徙、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政府工作报告
现在企业用工很多来自农村,农民工已是城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群。希望政府帮助长期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逐步解决住房问题,有了自己的窝,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工作,更好地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服务。——全国人大代表、农民工代表胡春霞
城市的建设发展,离不开农民工付出的汗水,但农民工缺乏平等的城市社会权利,无法融入城市,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应尽快制定农民工权益保护法,依法确定农民工的各项基本权利,确立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各项基本原则和制度,明确对各类侵害农民工权益的行为给予处罚的具体措施。同时,在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就业指导、劳动条件、居住环境、社会待遇、子女入学等方面作出原则规定,使农民工享有各方面的社会平等权利。——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礼泉县西张堡镇白村党总支书记李朝鲜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