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棉花专区 >正文

棉价倒挂之忧:生产一吨棉纱亏损2000元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14日

“走出去”的困惑

在巨大的用棉压力下,李红开始考虑将工厂迁往东南亚。

“从人力成本上来说,东南亚等国平均一个工人每月800元左右,国内是3000元左右;从原材料来说,东南亚没有棉花进口配额,一吨棉花价格比国内少了5000元—6000元。”尽管成本优势明显,但李红担忧的是“走出去风险太大,难免‘水土不服’。” 

近年来,面对国内高企的价格成本,纺织企业纷纷选择“走出去”。岛城已经有企业在越南等国成功开设棉纺厂并快速增长的案例,但李红的担忧并不是杞人忧天。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岛城一家大型纺织企业曾动了投资东南亚的念头,他们通过国外研究公司作系统了解,发现越南、柬埔寨等周边国家虽有劳动力成本优势,还有对外资企业的产业税收优惠政策,但可以做配套的当地企业基本没有,产业配套能力极低。根据调查数据分析,“走出去”的综合成本未必比国内低。

“产业链配套,政治、经济局势的稳定都是问题。”贾韶斌也在关注棉纺企业外迁,他认为,国内成本在上升,但纺织行业依然发达,与之配套的织布、染色、纺织机械,以及相关院校、科研单位的人才技术支持等方面都有优势。企业在东南亚、非洲等地区的设厂仅能解决初级生产的环节,之后的环节还是要回到国内来做。

青岛纺织服装协会秘书长郑明梅表示,在国内外棉花价差持续的情况下,低端棉纺企业必然会遭淘汰。“纺织企业还是要通过研发新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创造独特的技术优势来重塑竞争力。”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94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棉花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