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高库存成主旋律 服装行业面临严峻挑战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14日

“服装行业确实存在过剩,整个制造业甚至都是产能过剩。”在谈及中国服装行业的库存问题时,多年从事该行业研究的关键之道体育咨询有限公司CEO对本报记者表示。

库存达百亿净利持续下滑

针对服装行业的库存数据,一位业内人士向本报表示,“全行业库存规模不止于此,单个品牌的库存就上亿元,全行业的库存规模估计达上百亿元。”

公开数据显示,去年年底李宁、安踏、361度、特步、匹克和动向这6家国内运动品牌的总库存达37.21亿元。其中,匹克的库存量上涨较快,2012年上半年其库存已经涨至5.29亿元,涨幅达25.65%。业内人士表示,这种库存高企的状况直到目前仍未得到缓解。

库存压力之下,业绩下滑的现状对这些企业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而业绩下滑也被业内人士认为是“迟早的事”。

据媒体报道,目前六成上市服装企业净利大幅下滑,在安踏、361度、中国服装等14家服装企业发布的业绩报告中,净利出现下滑的比例占到61.5%,其中安踏自上市以来业绩首次出现21.5%的跌幅。此外,这种业绩下滑的趋势并非今年才有,从李宁的净利来看,2011年净利下滑65.2%,2012上半年收入同比减少9.5%。

针对库存高企、业绩下滑的现状,此前有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主要是各大运动品牌在奥运之前错估了市场形势,导致了市场供大于求,库存问题也随着奥运会结束逐渐凸显出来,其中最受影响的恐怕是李宁和阿迪达斯。

不过,张庆认为,北京奥运会赞助商阿迪达斯是发现问题较早的。“阿迪达斯是先经历先动手,它已经经历过这样的过程,在进货和渠道管理方面,很多模式都已经做了相应的调整,到目前情况就会相对好一些。”“后奥运效应”之外,成本上涨、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等因素也进一步加剧了库存高企。

各大品牌争相去库存

如此高规模的库存,无疑成了目前运动服装品牌甚至是全行业的关键挑战。该如何应对库存挑战,挽救下滑业绩,考验着这些服装品牌的智慧。

近年来,跑马圈地、规模扩张成为很多运动品牌竞争的手段。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折扣店、电子商务,甚至自营工厂店等成为各大品牌去库存的主要方式。记者走访上品折扣等折扣店发现,李宁、安踏等运动品牌服装折扣甚至已经达到二三折,在淘宝、当当等各大购物网站上,耐克、李宁等品牌的折扣广告也随处可见,低至三折、四折也并不鲜见。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145)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