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困则思变,试用棉替代品
在当前环境下,如何行之有效地减少成本成为摆在各企业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而化纤等棉花的替代品在纺织原料中的地位显得更加重要。
据统计,棉纺行业在2012年化纤用量已达到1170万吨,而全年原棉使用量则为900万吨。化纤用量在去年已超出棉花270万吨。可以看出,快速找出棉花替代品,减轻棉价对企业运营带来的成本压力是棉纺企业走出困境的一个重要思路。
品种繁多的化学纤维,已占据了棉纺行业的半壁江山。其原因有二,一是单纯的棉制品无法满足人们对纺织品多样化的追求;二是棉价倒挂也迫使纺织企业尝试使用新材料。
中国化纤协会会长端小平在分析去年化纤行业经济运行时表示,去年化纤产量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内外棉价的巨大差距使一部分企业在生产时更多使用了化学纤维。
现在的棉纺企业在经历了大量的棉价起伏波动后,普遍形成了一个共识——只有少用棉花,减少棉花用量,才能少受棉价波动的影响。化纤中涤纶短纤维,粘胶短纤与棉花存在明显的替代关系,价格也与棉价呈正相关,但价格总是低于棉花。不仅如此,使用新型化纤产品带来的高附加值,又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大了产品创新力度。这给了化纤生产企业更多的机会。
笔者了解到,受高挂的内外价差影响,2013年不少企业将会继续加大化纤原料的用量,减少使用棉花的比例。河南某10万绽企业负责人介绍,受棉花价格因素影响,加上对后期纯棉纱行情不看好的预测,企业及时调整了配棉比,化纤用量相比以前增加了60%。
西安一家化纤织造厂的技术员刘先生告诉笔者:根据近几年来的行情走势可以看出,粘胶短纤与棉花的价差一般保持在3000到4000元左右,使用粘胶短纤在目前企业下行压力下能够很好地降低原料成本,增强企业产品竞争力;另一方面,加入部分化纤产品,又可使出产的纱线具有绿色环保、舒适性、功能性等特点,其特性与现代的生活观念相吻合,深受人们喜爱,特别是功能性纱线,一些天然纤维不具备的性能使其深受市场欢迎。
“就从循环利用来说,化纤是石油提炼出来的成分做成的,可乐瓶都可以拿来做涤纶纤维。”刘先生认为:化学纤维相比天然纤维,有着可再生、强度高、弹性好、耐磨、耐化学腐蚀、不发霉、不怕虫蛀、不缩水等优点。
最初,化纤从模仿天然纤维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而近年来在纺织行业承担的责任越来越重。由于性能和价格优势巨大,在某些领域已经超越了天然纤维。而居高不下的棉价更是在另一方面刺激着化纤的使用和发展。
可以预见,今年化纤产业将持续升温;而国内纺织服装生产原材料配比也会有明显的调整,期待纺织行业做好产业集群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规避高成本风险,使纺织行业继续破冰而行。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