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内外夹击中国运动品牌陷入全行业危机

来源:中国品牌服装网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19日

宏观经济逐渐彰显春意,纺织服装行业仍寒冬未尽,运动品牌2012年遭受业绩沦陷。而在此时,在国内市场呼风唤雨已久的海外运动品牌,却挖空心思,简化渠道,甩出“工厂店”方案,用高品质和低价格挑动消费者的神经。

内外夹击下的中国本土品牌,2013年面临着库存积压、渠道萎缩、销售下滑等诸多问题。李宁(专卖店)14亿元的渠道复苏计划,从侧面道出国产品牌欲“生死一搏”。

业绩集体沦陷

运动品牌陷入全行业危机。受大中华区订单下滑影响,耐克(专卖店)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业绩表现一直不佳。2013年第一财季净利润为5.67亿美元,同比下滑12.09%。其中,大中华区新订单数量同比下跌5%。虽营业收入达5.72亿美元,同比增幅8%,但较去年同期增速有所回落。

相比海外一线品牌业绩小幅下滑,国产品牌“受伤”更严重。年报显示,匹克2012年实现净利润3.1亿元,同比降幅达60%,净利润跌至5年来最低水平。此前,安踏一直保持高速增长,2008年至2011年三年间,公司营业额从46.27亿元上涨至89.04亿元,净利润实现翻倍。然而踏入2012年,安踏实现净利润13.59亿元,同比下滑21.5%,上市5年来净利首度出现下滑。此外,上市5年以来,李宁也将在2012年的财报上首度留下“巨额亏损”的印记。

分析人士指出,去年是国内体育服饰行业极其艰难的一年。国内外市场低迷、制造成本上升、库存积压等问题突出,导致国内体育服饰企业去年业绩大幅下滑,盈利能力锐减,行业跑马圈地的扩张式增长一去不复返。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目前国产体育品牌依然深陷销售低迷和库存积压的危机中,虽然预计今年行业整体情况或有所改善,但复苏将远比预期长,最早在明年或有望出现转机。

海外品牌挤压

事实上,国产运动品牌在2011年就掀起关店潮,2012年库存积压问题尤为凸显。2013年国内体育品牌企业还将面临海外一线品牌对国内市场的不断挤压。

14日,中国证券报记者走访了北京地区皂君庙的“法雅体育工厂店”,标着“打折”、“促销”的体育用品琳琅满目,折扣力度更是让人“瞠目”,新品折扣在6至7折,部分产品最低折扣可以到1至2折。

阿迪达斯折扣店全场七折,如2012年冬季男款羽绒服售价2280元,七折后仅1596元;特步、361°新品折扣也在6折上下,如361°春季最新男款运动鞋打完折后仅售203元;李宁运动鞋原价多在三四百元,六折后售价不过百元。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8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