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随着国家对土地政策的落实,农民自愿实行土地扭转,许多种粮大户成片成片地租用农民的土地,租金年年上升,今年最高每亩租金在700元以上,他们大量地扩充水稻,并且能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和鼓励。类似情况在无为东南乡比较突出。这是使棉花面积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发展下去,无为可能失去全省产棉大县的光环。
4、主要劳动力外出打工,在家务农的90%以上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种棉花不讲究,怕的是地闲着可惜,能收多少是多少,生活来源是靠在外打工的孩子们带钱回家。这也是棉花产量上不去的直接原因。
5、近两年来,国家虽然出台了收储价格政策,目的是保护农民利益。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棉农不知道什么叫收储价,只把棉花卖给上门收购的棉贩子。经协会调查,2012年国家出台的收储价格是20400元/吨皮棉,折成籽棉每100斤应在422元左右。而去年棉农实际交售的均价只有398元每100斤,而轧花厂收购的均价是423元每100斤,中间有相当大的差价落入棉贩子的腰包。价格卖不上去,也是挫伤植棉积极性的主要原因。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