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旺时这里集聚了超过50家店。”目前在一家运动品牌任湖南区经理的黄志成(化名)回忆,这几年市场疲软,虽然竞争对手状况一团糟,可自己的日子也好过不到哪里去。
目标消费群体热衷网购
黄志成认为国内运动品牌是被80后逐渐抛弃,又被90后嫌弃,所以失去市场。“80后已经成熟,逐渐成为精英阶层。像耐克、阿迪这样的国际运动品牌,以前是奢侈品,现在随着国内市场折扣力度加大,已经成为普通消费品,跟国内品牌价格差距缩小,消费者当然更愿意选择国际品牌。”
80后消费者梁冰还记得自己2000年时买的第一款运动服。“当时正在湘潭大学读书,一件T恤79元,是小半个月的生活费。”那件T恤梁冰穿了五年。工作十年后,这些伴他青春期成长的品牌已逐渐从衣柜里剔除。“我现在基本都选国外户外运动品牌,有时去香港或国外出差时买,有时就在官方旗舰店网购。”梁冰说。
黄志成分析,目前国内运动品牌忠诚度比较高的消费群体是大学生或职场新人,“但是这部分群体非常热衷网购,他们到专卖店来,也许只是为了试尺码。”就整个湖南市场状况来看,黄志成认为,提高品牌品质,改变传统销售渠道和销售方式,是国内运动品牌改变窘状的重要策略。
人物
一个前店长的遗憾:手掌拍肿仍业绩惨淡
目前任某国际快速消费品品牌湖南区经理的雷勇曾是步行街一家运动品牌店的店长。2011年,因修地铁拆迁,该店面关门。
雷勇后来想起,也许公司经营策略没能调整才是真正关店的原因。“那几年我们做得非常辛苦,每个月的业绩都达不到公司要求的增幅。为了招揽顾客进店,我们想尽一切办法。我经常带着兼职大学生在店门口拍巴掌吸引逛街人群的目光,半个小时拍下来,第二天手都是肿的,拿牙刷不起。”
虽然那几年业绩不像其他行业一样每年大幅增长,不过雷勇也觉得自己那几年成长特别快。“为了保持高昂的销售热情,我每天要想很多办法来团结我的销售团队,把每个月的销售目标细分到每天每时段,我们想了很多只有自己明白的目标代号来激励自己队员。”雷勇说,这些在运动品牌销售行业积累的经验,是一辈子的财富。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