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园区推行集中供热,引导企业使用清洁能源,基本解决产业排放问题,为行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保障作用。西樵镇副镇长关海权告诉记者,节能减排工作的积极开展和成功推进,使得该园区被认定为广东省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并且正在创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记者在鑫龙公司的一个角落看到地上堆着黑色的、干裂的、好像煤块一样的污泥,相关负责人指着处理污泥的机器说:“这些污泥都含有化学成分,处理成本比较高,因此一些纺织企业把这个包袱甩给社会上一些私企就不管了。随意填埋和丢弃污泥都是犯法的,如果国家出台明确的处理标准,大家就都有章可循了。”在全力解决污水问题,分担园区企业环保压力的同时,污水处理厂也面临着难以解决的困难。目前,污泥问题国家仅规定无害化处理,缺少出台处理办法或具体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发展。关海权希望行业协会向有关部门反映这一问题,尽快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产业园区集中治污模式解决了聚集地企业的一大负担,然而在节能减排工作中,最令企业挠头的成本增加问题还散落在诸多领域。在与西樵部分纺织企业座谈中,记者了解到,一方面,污染源在线监控装置建设费及长期的维护费成为企业的沉重负担。另一方面,环保部门要求企业在进行技改之前连同企业设备型号一并报批,而企业在不断技改中难以及时办理手续,导致环保验收无法通过,影响了正常生产,损害了品牌形象。
令人欣喜的是,记者在整个调研过程中接触到的纺织企业均表示,新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其暂无压力,而这一点与广东省较早开展清洁生产工作打下的坚实基础不无关系。广东纺织企业普遍开展自动化生产,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带动了节能减排工作迈上新台阶。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