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咨询公司麦肯锡的高级合伙人Gordon Orr认为一个健康的IPO估值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他说如果阿里巴巴可以保持目前的市场领导地位,并且强力进入金融、供应链管理以及其他服务领域,“阿里巴巴将在5年内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之一,阿里巴巴旗下平台上的年交易额将有望超过1万亿美元。”
这些是通过阿里巴巴平台达成交易的金额而不是阿里巴巴的销售额。智库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最新报告发现,在美国,消费者在独立的自营零售商上的购物金额占到在线零售总额的76%。但是在中国这里比例只有10%。剩下的90%是通过让买卖双方自由交易的在线集市完成。阿里巴巴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的这个规模离不开马云最早的两个洞察。
第一,中国人精打细算。因此,阿里巴巴平台上的基础服务对买卖双方免费开放,公司从在线广告和其他增值服务中挣钱,比如网店装修等。淘宝网上超过600万的卖家构成一个熙熙攘攘的虚拟空间。很多卖家认为花钱把自己的店铺弄得好看些,投一些在线广告可以帮助他们脱颖而出。
第二, 很多中国人不愿意相信陌生人。所以,阿里巴巴推出工具来促进买卖双方的信任。比如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对卖家进行验证。卖家需支付验证的费用。另外一个就是支付宝。与PayPal不同,买家先将钱付给支付宝,由支付宝进行保管。卖家也因此相信他们将最终收到货款。支付宝处理的交易中有一半来自于阿里巴巴的平台。非阿里巴巴的业务部分增长迅速。
阿里巴巴的市场领导地位为其带来了优势。在西方,消费者通常是通过Google搜索商品,然后通过一个链接,通常情况下是广告连接,进入到零售商的网站,或者是亚马逊。这些广告是Google的收入来源。在中国,淘宝的规模意味着它完全可以对搜索引擎比如Google和百度进行屏蔽。淘宝能这么做的原因是消费者多半最终还是会到淘宝上来。这样一来,淘宝上的广告价值就更高,也抢走了搜索引擎很大一块收入。
这只是集市模式比自营模式好的一个原因。买家越多,卖家就会越多。卖家多了,就会有更多的买家来买,不管是全在线的当当和京东还是拥有线下实体店的苏宁和国美,淘宝的模式让国外和国内的竞争对手感到头疼。
网络女装品牌7格格的联合创始人在开网店前曾经尝试开过实体店,但是没有成功。之后,他们在阿里巴巴的平台上开店,且取得了成功。公司曾一天花10万元投放广告,配合竞价排名以及特别的推广活动。去年,7格格的销售额超过了3.5亿人民币。
消费洪流
国际品牌,如阿迪达斯、三星等仍持续在天猫上进行投入。有的品牌将天猫作为中国的独家网络销售渠道,其他的则同时拥有自己的网站和天猫店铺。迪斯尼的Günther Hake表示,迪斯尼对于在天猫上投放广告和销售商品的结果很满意。迪斯尼在上海的主题公园将在两年内开园,他预计商品销量将增加10倍。类似的现象将在天猫持续上演。
当然阿里巴巴也未必都能得偿所愿。腾讯成立了单独的电子商务业务。腾讯拍拍是淘宝网的直接竞争对手,而最近收购的易迅网则与天猫成为竞争对手。Marbridge的Natkin认为,腾讯是阿里巴巴潜在的竞争对手,因为腾讯的其他业务,如游戏,会对电商业务提供很好的资金支持。阿里巴巴或许需要进行更多的投资来维持市场领导地位。这也许也解释了阿里巴巴为什么要融资80亿美元。阿里巴巴集团CFO蔡崇信称,大部分的借款会用来以更好的条件偿还之前的债务,剩下的大约30亿美元将用于收购。
要说公司的前景怎么样?他们的前景很好,一定程度上仅仅是因为他们所处的环境。根据麦肯锡的报告显示,从2003年起,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每年以120%的速度增长。并且,今年中国的网络零售额将会超过美国,达到2830亿美金,约占零售消费品总额的7%(摩根士丹利数据,见表三)。中国的网购人数正在迅速飙升,三年内翻了一番多。并且,依然有很大的增长空间。2012年中国的网络渗透率是43%,远低于经济发达国家的70%或更高。同时,中国网民中的网购消费者比例也低于其他国家。
麦肯锡预测,随着更多的非网购互联网用户开始在线购物,以及更多的中国非互联网用户开始使用网络,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将在2020年达到4200亿至6500亿之间。马云说,中国线下零售业的不发达将导致中国的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比在发达国家更快,走得更远;他说,在发达国家,电子商务只是“甜品”,而在中国,它是主菜。尤其是在一些小城市,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已经超越了当地的商场所能提供的货品。
中国经济增长性质的改变,给阿里巴巴提供了新的可能。剑桥大学Judge商学院的Peter Williamson认为,阿里巴巴最初的B2B业务平台之所以能蓬勃发展的原因,是平台帮卖家和买家解决了信息缺乏及搜索成本高的关键性问题,这个完美的定位,使得阿里巴巴从中国融入全球经济的第一次浪潮中获得收益。现在,阿里巴巴已经为进入下一次浪潮做好了准备。“中国消费者的崛起、中国游客、走向世界的中国企业等等,这些都将提供很多新的机会”他说。
但是,阿里巴巴还打算做更多,而不是仅仅随波于中国经济的增长。公司的战略之一,就是利用在电子商务中积累的数据扩展至新的领域。“我们有世界上最好的使用数据的心态”阿里巴巴首席技术官王坚说。阿里巴巴首席战略官曾鸣指出,在金融领域,数据可以给公司带来很多优势。
三年前,阿里巴巴开始以平台上积累的交易数据为依据,为网商提供小额贷款(平均贷款额为8000美金)。蔡崇信称,2012年公司的累计贷款额为6亿美金,到2013年底,累计贷款额将达到20亿美金;不良贷款率低于2%。他指出“我们的主要贷款对象,是那些大银行完全不会考虑的企业”。公司也在将贷款转化为产品出售给投资者。公司的金融业务种类也在不断扩大,为个人提供贷款、扩展至保险业务,比如前不久宣布的,与腾讯和平安保险成立合资公司。
另一个增长的机会,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手机的销售额从2010年的20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12年的530亿元,占电子商务消费总额的4%左右。一家致力于服务这个市场的企业,很可能会成为这个市场的强有力的竞争者。马云最近调集了一大批工程师转公司的移动部门。王坚说,“移动是一个新的游戏,我们还没有什么优势”,但他认为估计别人也还没有。
走出国门,有机会也有风险。但阿里巴巴毫不掩饰他们走向世界的愿望。但那些能让他们在中国取得成功的因素,未必走出去也好用。比如说,支付宝,在银行和信贷服务更加完善的国家,可能就没有什么优势了。这种没有仓库及其他有形资产的平台式公司,还没能在除了中国的海外市场,证明自己的模式是一个成功的模式。
其最有前途的海外市场,将是低信任度、银行业不发达的新兴经济体的市场—比如非洲、拉丁美洲及其他中国先驱企业,如电信业巨头华为,开拓过的国外市场。在这些国家,做一个零售平台,而不是做一个零售商,可能更加成功;但这也不是确定的事。并且,在中国以外,还有类似于亚马逊、eBay这种强劲的竞争对手。
这些竞争对手所拥有的一个优势,就是他们提供的商品的可靠性。当然,这不全是阿里巴巴的问题,中国是有制造和销售假货的历史的,淘宝上的卖家们也不例外。
直到去年底,淘宝才从美国政府的“恶名市场”名单中摘除。这也反应了阿里巴巴在打击假货上做出的努力,包括跟跨国公司的合作,以及跟美国电影协会的合作。但一些通过天猫销售自己商品的西方品牌还抱怨,在淘宝上销售假货仍然太容易了。比如,能很快的在淘宝上搜索到仅卖12美金的Manolo Blahniks。麦肯锡的Orr讲述了一个中国的制鞋商,通过淘宝和天猫上的多家店,与那些贩卖未经授权或者假冒的货品的卖家竞争,而很多卖家又都是在该制造商的供应链内进行采购。 “淘宝还没能改变在中国的买卖假冒伪劣的传统” 他说,如果想成为全球性的具体,她必须做更多的“清洁”工作。
除了要解决老问题,还有新的难题要克服:高层的权力分享。马云并没有离开公司,他将留任董事局主席一职。但是从集团CEO的岗位上退下来显然会有改变一些事情。微软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Bill Gates当年作出类似的决定时,微软已经是一家成功的全球大公司和上市企业。在中国以外了解阿里巴巴的人还不多,就算知道的人最关心的也是这位充满活力的创始人。
这一变化其实一早就已经在阿里巴巴的计划之中。在三年前一次鲜为人知的讨论中,阿里巴巴将公司的最高管理层制变为合伙人制的结构。蔡崇信说这一决定就是为了确保最高管理层的持续性和顺利交接。当被问到这样的合伙制在公司上市之后是否还会持续时,蔡崇信很快举了高盛的例子。作为一家上市投资银行,高盛保持了一套紧密的合伙制结构。博思艾伦咨询公司的Edward Tse认为这样的合伙制(博思艾伦也是合伙制公司)无法依赖规章制度和自上而下的管理进行快速决策。对于价值观的共识尤为重要。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