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化纤行业整体运行较为困难,虽然行业生产、投资等仍保持一定增长,但市场表现低迷,效益明显下降。2013年,预计随着中国经济的回升,化纤行业运行也将呈现探底回升的态势。
2012年化纤行业运行情况
1.行业生产基本正常。化纤行业生产基本正常,大部分子行业的开工率相比去年较为平稳,并且部分行业呈回升走势。 1-11月,化纤完成产量3482.44万吨,同比增长11.71%,增速同比下降3.17个百分点,但仍然是两位数增长。其中粘胶短纤、丙纶和锦纶产量增长较快增速分别达到21.63%、20.83%和17.95%;涤纶产量增长速度降至10%以下,腈纶和维纶产量基本和上年同期持平。
2.进口略微减少。1-11月,共进口化纤75.25万吨,同比小幅减少5.27%。分品种看:腈纶、锦纶进口量较大,分别占化纤进口总量的22.34%和20.17%;粘胶短纤进口量快速增加21.73%,增量主要来自于奥地利。
3.化纤出口量增速大幅回落。1-11月,化纤出口226.66万吨,同比微增3.94%,增速同比回落19.47个百分点。自2000年以来,化纤出口量一直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只有2009年因金融危机的影响出现过一次下降。而2012年前8个月,化纤出口量同比一直是下降的状态,反映出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值得欣慰的是,化纤出口量降幅持续收窄,9月份起扭转为正增长。
5.行业投资增速回归合理水平。化纤行业自去年第四季度已进入下行周期,行业投资热情也逐渐回归理性,1-11月,化纤行业施工项目数860个,新开工项目579个,实际完成投资额797.98亿元,同比增幅为19.96%,比去年同期增速回落25.86个百分点。不过人纤和锦纶行业投资增速仍偏快。
6.市场表现低迷。化纤主要品种市场价格总体呈下降走势,但涤纶和腈纶产品7、8月份明显反弹;粘胶纤维几乎是一路下滑的走势;锦纶价格自3月份快速下跌,8月份之后行情较为平稳;氨纶市场保持低位平稳运行。
以涤纶为例:1月份在原料价格上涨的推动下,涤纶产品价格小幅上扬;但终端需求疲弱导致下游订单偏少,缺乏需求的涤纶市场在2月份之后一直延续疲弱走势,期间虽有反弹,但反弹力度以及持续性明显不强;5、6月份,一直作为支撑的聚酯成本出现下跌导致涤纶价格快速下滑;6月末,涤纶长丝行业自律再加上原油市场大幅反弹,涤纶产品也出现明显的修复性反弹;但在下游企业的原料备货稍显充裕之后,其采购归于谨慎,8月中旬至10月中旬涤纶产品价格相对稳定;四季度涤纶产品价格随着原料价格的波动而变化。
7.产销衔接不畅。据国家统计局经济月报数据测算,1-10月,化纤行业平均产销率降至95.93%,同比下降1.81个百分点,人纤、锦纶、涤纶、腈纶等主要子行业产销率同比出现下滑,反映出市场需求不旺,产销衔接不畅,但环比前几月有所回升。
产销率的下降直接导致库存增加。由于下游需求持续低迷,并且整个产业链都对后市预期不佳,各环节均在去库存化,使库存逐步向上游转移,因此上半年化纤库存压力逐渐加大,至6月底,化纤主要品种库存均达今年高位,粗略估算,5月中至6月中涤纶行业由于库存跌价而导致的损失约50亿元。6月底的行业自律之后,化纤产品库存出现明显下降,8月末部分产品库存降至年内低位。四季度随着临近年末,库存又有所增加。
8.效益大幅下滑,运行质量明显下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0月,化纤行业实现利润总额134.21亿元,同比下降45.74%,行业亏损面达28.75%,亏损企业亏损额也大幅增加96.45%。但从月度经济数据看,行业经济效益自三季度出现明显好转趋势,单月利润总额环比快速增加,同时亏损企业亏损额环比明显减少,亏损面也有所下降。
行业运行质量明显下降。行业负债率增加,偿债能力却有所下降;资金使用效率有所下降;盈利能力大幅下降,利润率仅为2.48%,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百元销售收入财务费用同比大幅增加了27.77%,其中由于库存增加占用了大量资金而导致增加财务成本是主要原因。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