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行业运行的主要因素
(一)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调整和减速不只是化纤行业的运行特点,2012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整体呈放缓趋势。GDP增长速度一季度保持8.1%,二季度为7.6%,三季度降至7.4%,创2009年以来最低增速,中国经济连续第7个季度放缓;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一季度同比增长11.6%,1-6月份同比增长10.5%,1-9月份同比增长10.0%,增速逐渐回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有所放缓,1-12月份同比增长20.6%,增速同比下降3.4个百分点;1-12月我国累计出口额增长7.9%,增速下降12.4个百分点;从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来看,5-8月持续下滑,8月、9月一度降至50%以下,显示经济进入衰退期。
但是四季度我国经济出现回升,并且回升势头逐渐巩固。四季度GDP增速反弹至7.9%;9-12月份规模以上增加值增长速度连续四个月回升;四季度投资增速环比回升;出口规模也再创新高,12月出口额同比增长14.1%;PMI在10月份以来已连续三个月保持在50%的荣枯分界线之上。
(二)下游市场需求不足。下游市场需求持续不旺是影响化纤行业运行的最主要因素。
1.下游工厂开机率不足。以江浙地区为例,织造工厂受制于订单不足、需求疲弱,开机负荷明显低于去年同期。但9月份之后下游开工保持稳定,好于去年四季度。
2.化纤下游主要产品产量增速放缓。1-11月,化纤下游主要产品化纤纱、化纤布、帘子布的产量增速比去年同期出现明显下降。无纺布产量增速为22.36%,比去年同期增速提高8.56个百分点,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为化纤行业发出一个积极的信号。
3.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速下滑。1-11月,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2377.7亿美元,同比仅微增2.56%,比去年同期增速回落18.43个百分点。但9-11月,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速连续三个月小幅回升。
(三)原料价格大幅波动。由于化纤价格和原油市场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所以原油市场的大幅波动导致化纤市场的不稳定,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这种风险不仅直接体现在产品价格的下跌上,更重要的是产业链信心备受打击,而且在价格快速下跌过程中,企业库存原料和产品跌价损失严重。
仍以涤纶为例,从涤纶POY和原料PTA的价格走势对比来看,企业的加工利润空间虽有下降但基本保持稳定。但是,2月中旬到6月底处于价格下降通道,下游企业对原料化纤的采购都是随用随买,原本应该是下游企业的原料库存都转移到了化纤企业,导致化纤企业的库存损失非常严重。
(四)投资增速回归合理,但新增产能压力仍然较大。前两年,化纤行业整体运行情况良好,行业内外资本对行业关注度持续上升,导致产能增长较快。2012年投资增速虽已大幅回落,部分项目也在推迟建设或投产,但新增产能压力依然很大。以聚酯涤纶行业为例,投产聚酯产能大约400多万吨,其中聚酯瓶片160万吨。
(五)棉花价格的支撑。2012年,由于国家对棉花实施收储政策,棉价基本稳定在1.9万元/吨上下,对涤纶短纤和粘胶短纤市场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特别是国内外高棉价差,导致下游纺企增加了对化纤短纤的使用量,消化了不少化纤增量。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