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招工难倒逼陕西服装企业下乡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25日

03

产业延伸

非大机器生产都可借鉴“下乡”模式

陕西服装产业的“车间下乡”,对同样面临招工难问题的其他产业来说有什么启示?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卢山冰认为,陕西服装产业“生产车间下乡”的方式,是一种实现多赢的生产方式。刚开始是服装企业的一种被动行为,然而当他们采取这种方式后发现,一方面解决了自己用工难的问题,一方面也方便了农村村民的就地就业。卢山冰认为,在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在农村开展产业集群、生产车间建设,以自然发展的产业集聚推动经济发展,应该是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新路径。

著名品牌营销专家李光斗认为,只要是劳动密集型、经过简单培训就可以上岗的产业,非大机器生产或大生产厂房要求等产业,都可以尝试“生产车间下乡”。比如编织产业、玩具产业、小型组装产品产业、家具布艺产业等,都可以“订单下乡”、“生产下乡”。

营销专家、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郝渊晓在支持的同时,也有一些担忧,“需要注意的是,农村工人,在技术方面难免没有工厂工人的技术熟练,如果没有较为全面的培训计划,长此以往,产品质量难免会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在“车间下乡”的同时,更应该加强对这些工人的培训力度。同时,还应该加强生产环节的管控体系、防范风险,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产品质量的可靠和稳定。

04

未来解析

代工只医得“眼前疮”品牌缺失仍是“心头肉”

尽管因为代工,陕西服装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这仅仅解决了低成本的问题。而更多的问题依然值得我们深思。

>>咋看成绩放眼全国还相差太远

去年陕西服装行业在全行业业绩大幅下滑的背景下,取得了较好的增长。陈会安认为,我们底子薄、基数低,虽然近几年我省服装产业出现了大幅增长之势,但是将总量放到全国去,和浙江、江苏、广东等省份相比还相差太远。

蒋晓文教授强调,“从全国范围来看,我们的产业规模还非常小,全省服装企业的利润加起来,可能都没有江浙一带一家大型服装企业的利润高。这种增长主要是陕西服装本身规模小所造成的,所以要客观看待”。

>>当前现状小微服装企业超两成关门

陈会安认为,虽然近几年我省服装行业增势良好,但问题和困难依然突出。

一是外贸出口形势严峻。我省部分重点品牌服装企业外贸订单同比下降三成以上。部分企业停产、减产或开始承接内销订单。二是职业装产业竞争加剧,经营模式滞后。安全防护功能性职业装产业是我省服装行业的支柱产业,现在仍存在“轻服务,压价格”的不良竞争现象。如果不改变这种弊端,我省服装行业最具竞争力的职业装将面临衰败的风险。有些企业产品同质化严重,经营模式单一,也制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另外,一些产能低、装备差、缺资质的小微企业明显感受到生存的压力。去年以来,陕西小微服装企业关门歇业数量超过两成。

>>长远问题陕西服装产业仍处低端

伟志、班博、艾拓等服装品牌前些年是陕西服装走向全国的知名品牌。随着服装行业的激烈竞争,班博、艾拓逐渐倒下。值得注意的是,以“歌瑶”、“丑陋”、“庄丽”和“木一”为代表的陕西四大女裤前些年在全国的知名度也比较高,然而,近些年由于女裤行业竞争的加剧,尤其是外省女裤品牌进入西安,近几年陕西四大女裤品牌的发展遭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由于经营不善和过度扩张,“木一”女裤几乎销声匿迹。曾经以新颖时尚为主打的“庄丽”女裤也因为各种原因而衰落。“歌瑶”和“丑陋”还相对较好。根本原因还是我们的企业在品牌塑造和流行元素方面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

蒋晓文教授认为,陕西服装产业依然处于服装产业的低端领域,真正能叫得上的品牌寥寥无几。所谓的四大女裤品牌,放在全国基本上也都属于二三线品牌。其中原因,一是对品牌的重视度不够;二是在产品研发方面投入少;三是缺少资金支持。不仅仅女裤是这样,整个陕西服装产业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塑造品牌,才是获得更高附加值的唯一出路。

“缺少品牌才是制约陕西服装产业发展的最大问题。也正是因为缺少品牌,陕西服装产业的重心放在了职业装的加工制造方面。而职业装是一个附加值较低的细分产品,这样的产品东南沿海等服装大省的大企业根本不愿意去做,因为利润太薄,人家看不上。而我们仅仅依靠加工费维持生计,与快速发展的东部品牌企业形成明显差距。因此,塑造并提升品牌,才是做强陕西服装的不二选择。”王平说。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577)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