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企业微博成为品牌最爱--服装品牌:微时代的“微”营销武器

来源:中国轻纺原料网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26日

  
服装企业过去依托线下大量的渠道终端带来销售,现在应该考虑,怎样跟线上营销结合,驱动更多的人到店铺或官网进行消费,也包括店铺怎么运用互联网跟你的消费者进行品牌分享,这就需要Social(社交)、Local(本地化)和Mobile(移动)的整合,而这正是微信的特点。SOLOMO可以建立数字世界和真实世界的完整的用户互动,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移动方式拉动销售。
  
其次,要跟客户建立关系。在社交网络里,每个品牌都要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facebook上,有很多活跃的品牌,每个月都会被消费者赞扬几百万次,在数字世界中建立了品牌强大的影响力。
  微电影展现品牌情感
  低成本是竞争优势
  
今年情人节,由华谊兄弟股份有限影视公司制作的年度爱情大片《LOVE》上映。作为该影片的合作伙伴,水星家纺借电影上映之际,通过海报宣传、微博活动、赠送纪念版水星产品等方式,为品牌做了大力宣传,获得了较高的行业关注度。 
  其实,对于家纺企业来说,涉足微电影营销并不难,甚至比其他行业更占据优势。因为家纺用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产品,其实用性、保暖性、贴身性等特质,很容易触动消费者的心弦,引发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共鸣。 
  微电影营销模式正成为企业和品牌的“宠儿”,甚至有分析人士指出,微电影正逐渐成为宣扬企业品牌策略的“标配”。
  
据匹克品牌管理中心负责人林政国透露,匹克一部微电影制作费用大概是10万元左右,其中甚至还包括了推广费用。他分析道:“以前在央视投入5亿元的广告费用,可能产出的是10亿元,觉得划算。但现在同样的投入,可能产出还不到1亿元。”相比起来,微电影就有点“物美价廉”的味道。“一部成本在几万元制作的视频,只要在微博上一转发,便可能会引起许多人的关注,这就等于为品牌做免费推广。”可见,微电影的低成本投入是企业选择其作为新营销手段的重要原因。 
  与传统的营销推广方式相比,微电影营销还具有更具吸引力、亲和力、可看性、传播力等诸多优势。
  
普通的企业宣传片纯粹以宣传自身为目的,容易引起观众的抵触情绪,而企业微电影的剧情、内容更容易让人接受。剧情赋予了企业微电影更丰富的表现形式,相对于千篇一律的企业宣传片,企业微电影可以包含更丰富的创意元素。 
  
对于许多中小型服装企业来说,微电影营销的出现成为了企业品牌宣传的福音。微电影营销并不需要企业有多强的实力和资金链支撑,只要用心挖掘,寻找产品与电影内容的契合点,任何品牌都能在“微时代”中脱颖而出。
  
不同于商业化的影视大片,也不同于大众言论的视频短片,微电影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新媒体网络化的营销手段。对于企业来说,微电影是完全为企业量身定做的影视营销,这点与影视植入广告相同,只不过没有采用广告那种生硬的宣传方式,而是采用了一种更加柔和的,融入故事本身叙事风格中,使观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的品牌宣传方式。
  
微电影由于受时间限制,所以要以情节制胜,这与商业大片有些类似,而且企业可以比较轻松自然地将品牌信息融入到故事情节中,通过故事主人公的“事与情”达到升华、突出表现或引发关注、情感共鸣的目的。 
  
某种程度上,微电影与微博有异曲同工之妙。微博是靠一百多个字、图片等有限信息支撑起大众言论平台,而微电影要想在短短十几分钟,甚至几分钟内打动观众,引发关注,一是靠故事性,二是靠与观众的情感共鸣。
  
好的微电影能够使用户在看完后愿意转发和评论,愿意分享,甚至愿意寻找故事中出现的人和品牌。能够触发用户愿意做出相应的动作,是微电影制作的核心,而不是企业自说自话。 
  
微电影之所以有别于其他网络广告形式,主要在于其互动性,内容必须能够充分激起观众的参与热情,使全民参与收藏、分享、讨论甚至是二次创作,进而释放微电影的影响力。
  
微博时代的 V 展现
   
有人说服装行业太传统,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其实不然,很多服装行业人士都已经是新浪微博的大V,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精彩的140个字吧。
  
@王茁1413:电商的秘密:近日和一电商排名前十的服装品牌老总聊天,由于价格竞争,网销品牌的产品成本己达65%,平台费用5%,增值税6%,第三方物流成本8-10%,二班倒劳动密集型的员工成本约5%,办公场所、仓储、折旧成本再占个3-5%,广告成本悠着放也要个2-3%,结果是利润率3-5%,低于全行业平均利润率!
  
@陈虎CFF:任何一个商业模式都是一个由客户价值、企业资源和能力、盈利方式构成的三维立体模式:①客户价值主张,指在一个既定价格上企业向其客户或消费者提供服务或产品时所需要完成的任务。②资源和生产过程,即支持客户价值主张和盈利模式的具体经营模式。③盈利公式,即企业用以为股东实现经济价值的过程。
  
@苗鸿冰:来到墨尔本皇家理工学校RMIT,交流中得知:在澳大利亚大众市场和奢侈品市场都被来自欧美的品牌垄断,本地品牌很难与其竞争。但本国中高端和设计师品牌在澳洲比较活跃,是市场的主流,看来中国和世界很多国家相似,时尚品牌的机会正在被外来者侵蚀中,最后一块领地的捍卫已迫在眉睫!
  
@周少雄:转载分享:《喜欢定律》:1、喜欢挑战,方法就越来越多。2、喜欢放弃,借口就越来越多。3、喜欢感谢,顺利就越来越多。4、喜欢抱怨,烦恼就越来越多。5、喜欢克服,成功就越来越多。6、喜欢逃避,失败就越来越多。7、喜欢分享,朋友就越来越多。8、喜欢占有,敌人就越来越多9喜欢自强,魅力就越来越多。
  
@夏国新:今天早上九点京东与苏宁的价格大战即将拉响,比谁价格低的做法必将会两败俱伤,这就是商品同质化的宿命。服装行业正好相反,不是比谁价格低,而是比谁价格高!因为品牌的个性。品牌溢价来自于品牌个性塑造。同行们,庆幸我们的行业吧!一个没有腥风血雨,还能出首富的地方!
  
@卡宾先生:风尚在变,风格不变。这才是一个成熟品牌的表现。只有找到风格定位并持之以恒,才能沉淀出品牌文化和形象,也才能产生强烈的辨识度传递给市场和消费者。对于品牌而言,知道自己是谁(即是品牌DNA),然后卖给谁(就是定位)和提供怎样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1028)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