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数据,中国的出口产品正越来越多地使用本国生产的材料。根据可以得到的最新数据,2009年,中国出口价值的28%来自外国生产商。2005年的这一数字是36%。
分析称,熟练工人、庞大的国内市场和如织的供应商已成为制造商考虑的重要因素,工资上涨或币值走强都无法在短期内将这些因素“扼杀”。货币升值会让出口商品在海外的成本竞争力减弱。中国的消费市场不断扩大意味着,如果成本上涨使出口不那么有利可图,生产商还可在中国本土市场上售出更多产品。
分析还指出,中国从东南亚和拉美地区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的上涨中获益。印尼、马来西亚和泰国已下令要让最低工资呈两位数增长,跟随中国工资上涨的脚步。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