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代言”本土品牌提升软实力
国际上近些年有个流行趋势:无论是女性政客还是第一夫人们都更爱携本国品牌公开亮相,有声音称,这等于无形中传播着本土文化、输出国家软实力。
韩国女总统朴槿惠,出了名地喜欢使用韩国本国产品,从她的衣饰到随身配件无不成为韩国民众津津乐道的话题。
奥巴马宣誓就职那天,第一夫人米歇尔戴的绿色手套以及两个女儿一蓝一粉的大衣,全部来自J.Crew,这个物美价廉的牌子荣升为“国服”,一夜之间成为美国民众抢到断货的热门货。
“第一夫人”穿什么,这样一个简单的话题同样也能推动经济发展。在研究了2008年11月到2009年12月间的经济数据之后,《哈佛商业评论》杂志报道米歇尔“穿衣经”引发的轰动效应为美国服装业创收27亿美元。米歇尔穿过的时尚品牌,在短时间内迅速蹿红,而公司股票也相应上涨。而她对美国本土设计的青睐,也成为了本土品牌迅速发展的强大动力。
“中国服饰品牌的国际化传播还比较薄弱,虽然我们中国制造的品质已经很好,实际上很多外国知名产品也是在中国生产制造。”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杨先顺教授告诉记者,领导人出访穿着中国自己品牌的产品,是对中国产品的自信,是一件好事。
思考——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有多远
今年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华之毅时尚集团总裁张华明曾吐露,1-2月份,中国服装品牌的销售收入增长明显。今后,中国服装品牌的发展空间将会很大。
国内服装品牌如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张华明提到,国内品牌服装已经具备与洋品牌竞争的优势。“现如今,国内品牌服装的质量已经不亚于国际品牌服装。只要国内的品牌服装企业自身过硬,那么,将会有更多的消费者选择国内的品牌服装。国内的品牌企业竞争优势在于,只有中国服装企业才知道中国消费者想要什么。”
从政府公务车采购本土汽车品牌到“第一夫人”出访着本土品牌,更多的是传递出领导层以身作则,大力提倡和扶持国产品牌的决心和信心。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副院长陈先红教授表示,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有两个方面很重要,一个是高端的设计,体现中国的特色、品质和气场,另一方面则是好的品牌形象,二者结合能让中国的服装品牌真正走出去。不过,中国的元素可以进一步加强。在服装颜色选择上或者配饰上,如果能有中国的形象元素,比如中国红,既能表现亮丽的中国特色,又能向外界传达中国的开放心态,效果可能更好。
不过对于中国本土品牌来说,抓住此次“中国风”契机必须进一步练好内功。
针对昨日国服概念股的走强,圆融方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冉兰指出,“不排除是游资利用市场情绪的短期行为”。他认为,当前本土服装行业还存在库存高、生产设计环节薄弱等现实问题。
“树立信心,苦练内功,加强国产服装的科技含量和创新元素。”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建议。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