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宣城市工业保持平稳增长,工业能源消费增速放缓,但能源需求与节能降耗的矛盾依然突出,资源环境压力较大。面对这一形势,我市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步伐,采取有效节能减排措施,合理控制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工业综合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得到双控制
全市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318.22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0.7%,增速比上年低3.7个百分点,比工业增加值增速低13.3个百分点,比全省增速低4.4个百分点。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1.05吨标准煤,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下降14.0%。工业综合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得到有效控制。
二、各县市区节能降耗成效显着
各县市区节能降耗工作取得良好成果,其中郎溪下降最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0.463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23.3%。能耗总量最大的广德县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1.20吨标准煤,下降18.9%。能耗列第二的宁国市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0.766吨标准煤,下降9.8%。
三、高耗能行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全面下降
2012年,宣城市规模以上工业分布的34个行业大类中有27个行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全市耗能最大的十个行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全部下降。其中5个行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率在20%以上,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下降35.3%,纺织业下降27.6%,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24.2%,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下降22.7%,造纸和纸制品业下降21.4%。
能耗列第一位的以水泥为主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59.42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1.2%,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5.86吨标准煤,下降0.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列第二位,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2%,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能耗列第三位,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5%。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轻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幅度较大,重工业下降幅度较小。
能耗最多的三个行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黑色金属行业发展研究报告)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综合能源消费总量占同期全市能耗总量的83.7%,这三个行业降耗情况较好,对全市工业综合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的控制起到关键作用
四、主要高耗能企业能耗多数下降
能耗前20位的高耗能企业,工业综合能源消费总量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总量的80.85%,其能耗总量为257.27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0.7%,与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总量增速持平。
前20家企业中12家能耗下降,国投宣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能耗列第一位,综合能源消费量为71.21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3.4%;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宁国水泥厂列第二位,综合能源消费量为43.54万吨,比上年下降1.8%;安徽宣城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列第三,综合能源消费量为39.80万吨,下降5.0%。下降最快的泾县隆鑫铸造综合能源消费量为3.96万吨标准煤,下降22.9%。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