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门商圈多年来低端业态聚集的现状有望改善。北京商报记者19日获悉,大红门商圈有望变身“永外-大红门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在新城南行动计划的三年内,政府将推动大红门商圈从单纯的服装批发向时尚创意设计区过渡。
现状:低端业态制约经济
一直以来,百荣世贸商城、天雅服装大厦和新世纪服装市场等服装批发市场,是大红门商圈的代表品牌。由于聚集了众多批发客流,该地区多给外界“人多、杂乱”的印象。19日,丰台区区委常委、副区长刘宇也坦言,南中轴路作为北京文化的根基所在,目前的环境并不是很好。“木樨园、大红门地区的交易业态相对低端,目前的交易模式对交通、组织和环境的压力很大。”
记者日前走访大红门商圈发现,早晨7时左右,从永定门桥向南的车流量就开始激增,虽然10号线二期的开通对交通压力有所缓解,但服装城门口还是堆积了不少客货两用车。提着黑色塑料袋出入公交车、地铁的人也络绎不绝。家住木樨园桥附近的朱小姐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由于环境较为嘈杂,附近房价都比两侧偏低。以服装批发业作为主流业态的大红门商圈,至今还缺乏环境舒适的大型商业设施。距离最近的商场也要往西走两站地。
转型:从交易区到展示区
基于此,大红门商圈将面临转型。刘宇表示,希望大红门商圈可以以产品的展示和下单为主,通过现代物流完成实体货品交易。“希望大红门地区可以在服装创意、设计等方面进行打造、提升。”刘宇认为,政府将在引入企业、打造环境、创造空间等方面进行响应,其他事宜会以市场主导为主。刘宇还表示,大红门的商业环境必须提升,更高端的要素进到商圈内,对商业企业、商人及区域都有利。
作为新城南行动计划中的一部分,福海国际商贸大厦的开发工作也受到关注。该项目开发方、兆泰置地副董事长王全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透露,该项目与目前的服装批零市场不同,主要将引入国产自主品牌,作为“服装品牌孵化器”。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