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商业评论》杂志曾报道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穿衣经”引发的轰动效应为美国服装业创收27亿美元。米歇尔穿过设计师Jason Wu的服装,设计师及其品牌在短时间内迅速蹿红。而她对美国本土设计的青睐,也成为了本土品牌迅速发展的强大动力。
中国的新一代富裕阶层愈发成熟,消费观念也在发生着改变,他们更加追求自我个性和自我形象展现的“独一无二”。从消费领域的需求变化看,市场蛋糕长期由国际服装定制品牌和本土设计师品牌分享,后者正在争夺更大的话语权。
业内人士称,目前我国本土成衣定制市场总体规模较小,竞争并不激烈。本土大牌也很少打折,比如“例外”,这在某种程度上借鉴了欧美一线品牌的营销手法,事实上,一线大牌、潮牌,包括设计师品牌都很少看到打折活动,用业内的话来形容,“这让客户的忠诚度更高,是保护老客户的一种做法。”
服装股逆市上涨
A股市场的纺织服装股近80只,但以品牌服装为主业的并不多。近年来,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服装企业出口持续低迷,内销也不旺。而近期服装股的悄然大涨,让处于萎靡期的服装行业如沐春风。整个服装板块走强,50%以上的服装股连续飘红。
多数券商报告指出,服装股大涨,主要是受海关总署公布的外贸数据印证纺织工业超预期回暖和“第一夫人”概念的出现。
此次事件可以使国内国际消费者对中国品牌有一个重新认识的机会,不过,这个认识也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并且不可能利好所有中国服装品牌。
据中新社报道,截至目前,共有322家中国服装品牌从数十万个自主品牌中脱颖而出获得“中国服装成长型品牌”称号,30个服装专业市场被授予“中国服装品牌孵化基地”。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夏令敏表示:中国服装成长型品牌是未来市场上的主力军,也是未来行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今年年初,国都证券曾发研报表示,作为可选消费品,服装行业的高速增长阶段已经过去,休闲装、中低端男装及体育用品等领域反应较为明显,相对看好细分行业的中高端男装、户外品牌和具备转型预期的公司。
有市场人士认为,此次国产服装品牌精彩亮相,可能会产生强大的示范效应,有望带动国内其他有质量、有品位的本土品牌服饰的消费热潮,改变消费者以前盲目追逐海外奢饰品牌的风气。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