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动画片“穿上衣服”
据了解,福建石狮的童装品牌小顽皮已制作完成52集电视动画《小顽皮》,即将在全国播出;广东东莞的童装品牌小猪班纳已经播出了动画片《小猪班纳》第一部,第二部即将推出;《杰米熊》已制作了3部、156集,发行范围包括国内300多家电视台和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地的10余家海外电视台;《小瑞与大魔王》计划500集,目前已制作完成4季共164集,第五季制作过半,第六季进入前期策划。“目前,前3季已在全国400多家电视台滚动播出和50多家新媒体上线推广,海外发行到了北美、东南亚和中东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郑方平说,“第四季和第五季分别将于6月和11月在全国发行,每年会推出两部作品,每部52集,为打造长线动漫品牌服务。”
如果将这些以服装品牌名字或形象为主角的动画片称为“穿上衣服”的动画片,那么,片中的主角是否都会穿上和它同名的衣服?是否会在片中为同名服装品牌做代言?
“我们始终认为故事情节和卡通形象要打动人心,动画作品才能真正打开市场获得好评,如果采取在片中植入广告的做法,势必会影响观众对片子的感情。”许妍红告诉记者,《杰米熊》是一个有长远规划的动画项目,看重未来的发展和收益,“立项之初就明确了以东方国龙为创作主体、坚持走纯粹的动画创作之路,在这一点上,我们与共同投资方泉州盛克达成了共识,因此,在剧本创作、情节安排或场景设计等环节出现不同意见时,并不是一方压倒另一方,而是一起协商讨论,取长补短,这样才能在各自擅长的领域赢得更大的市场。”
“作为一家原创动画企业,我们不想把动漫当做一种光环去点缀服装,更不主张将商业目的赤裸裸地植入到动漫作品中,所以,在动画片《小瑞与大魔王》中很少看到明显的服装广告,它们也未必会穿上大拇哥的服装。”郑方平认为,动漫作品受到的“服装影响”不能从表面可见的“多”或“少”来看,而应该以“深”和“远”来论,“还是要让观众喜欢我们的卡通形象和动画故事,而后自然而然地认同作品倡导的动漫文化,进而喜欢上相关动漫衍生产品,这是一种爱屋及乌的情感表达。”
顺应时势的“逆袭”
尽管“穿上衣服”的动画片里的卡通形象并没有穿上和自己同名的服装,但它们对服装品牌的正面推动力仍是无疑的。许妍红告诉记者,在《杰米熊》动画片的影响下,现在的杰米熊品牌服装销售额由做动画片之前的几千万元增至近10亿元,已成为中国儿童十大服装品牌之一,加盟商以每个月50家的速度增加,产值增长速度达80%。“动画片《杰米熊》推动儿童品牌市场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动漫+服装’是动漫产业化的一个新尝试。”
在谈到“动漫+服装”时,郑方平认为这是顺应时势的“逆袭”。“随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从某个特定的细分市场如玩具、童装、软件与增值业务、网游儿童社区产品切入动漫业,已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郑方平说,“这需要不同的跨业合作思路,品牌授权要与产业经营相结合,比如与授权商共同制定产品开发计划、协助产品设计与研发、调动双方渠道携手开拓市场,形成资源优势共享互补,最终实现双赢。”
与早期流行的服装企业委托动漫企业制作代工类动画片相比,在如今的合作体系中,动漫企业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明显增强:或是双方共同投资制作动画片,合力打造一个品牌;或是集动漫企业与服装企业的性质于一身,将动漫时尚馆作为各类产品的呈现终端。与此对应的是,对动漫企业而言,参加相关行业类展会的重要性已不亚于参加动漫类展会。“在动漫类展会上,我们主要展示原创节目、商业模式和在产业链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在非动漫类展会上则侧重合作开发的授权产品、动漫项目定制实力、动漫与实业融合的成功经验。”郑方平告诉记者,4月初的广州玩具展是大拇哥的下一个目标。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