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一直被冠以“毛式”领导人的帽子,但事实确有偏差,阿里内部的言论和授权自由,实际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
也许,这类比喻只是想多了。尽管有着诸多围绕着价值观和江湖风骨的传说与光环,阿里仍是一个非常标准的现代公司治理制度标本。有集体决策,有CEO、董事会的最终裁决。有民主有集中,并没有什么稀奇。
在正式退居幕后之前,马云也的确苦心做了一系列安排。回购股权、拆分业务板块,解决了后顾之忧,也拆开了未来阿里业务各自为政的“小山头”可能,通过业务前后端的横向拆解,让组织架构更为扁平、前端业务更为灵活的同时,也让后端平台、数据资源的集团一体化趋向更为紧密。即便是支付宝—阿里金融板块,在数据后台方面也在与集团整合。
这是马云对陆、彭的馈赠,是他们在内外各有开拓、梳理的良好基础。那个过分符号化的“不安分”的马云,将真正走到战略幕后,把前端交由曾一直帮他保持踏足硬实现实的左右手去实际操作。
如果说,马云撤后有什么暂时空缺。那就是马云的“话语体系”,这是阿里集团早期开山辟路,并应对重重责难时最有力的武器。接班人成色如何,将在“后马云时代”新的征程中遭遇障碍时得到检验。而他们也早已确知,阿里集团不会依赖另外一个天才型的选手。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