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记者观察,本届参展的德国企业中,以职业女装品牌居多,单品售价普遍在2000~3000元。诞生于1978年的德国女装品牌Laurel也是第一次参加CHIC展,该公司市场策划经理夏美贞这样看待中国女装消费市场的变化,“我觉得中国的职业女性现在逐渐对女装品牌有所认识,她们希望找一些不是太夸张、质量有保证的、有品位的品牌。所以我觉得这是进入中国市场的好时机,因为我们的品牌是面向那些对事业有追求的女性。”据介绍,在针对中国市场的产品设计方面,Laurel保留了品牌最精华的部分,而在剪裁方面有所改良,以更符合中国女性的体形特点。
生产外包仍然依赖中国
无论从出口市场还是进口市场来看,目前,中国与德国时装产业之间的关系都紧密相联。在德国企业看来,中国是下一步着力开拓的市场,与此同时,中国也是德国服装企业最重要的生产代工基地。2012年德国自中国进口服装金额达80亿欧元,排在第二位的是土耳其,进口额为30亿欧元。在记者采访的几家德国服装企业中,他们都有或多或少的生产业务是在中国进行的。尽管全球纺织业的生产重心呈现向东南亚转移之势,但尊奉“质量为上”的德国企业不愿为追寻低成本而放弃品牌声誉。
“我们的部分生产是在中国进行的,特别是钉扣子或者装拉链这种比较讲求手工艺的工序。由于我们是定位于高端的品牌,所以尽管中国的各项生产成本上涨,我们还是会努力克服,不会因为追求低成本的生产而牺牲产品的质量。现在,印度也有很多工厂做生产代工,但是他们的手工艺只能说是刚刚起步。”夏美贞说道。
托马斯·阿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段时期内,中国还会是德国服装进口第一位的国家,但是其增长速度会慢下来,因为中国的企业也在给国内品牌进行生产。“从外部竞争来看,尽管土耳其、孟加拉国和印度呈现了上升趋势,但是他们与中国的差距是非常大的。短时间内,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在全球出口市场的地位不会动摇。”托马斯·阿什说。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