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国内、省内服装行业利空消息多过利好消息,主要是行业产能过剩引发的行业不景气。
广州服装品牌“例外”近日借着中国“第一夫人”彭丽媛的出访穿着在整个服装行业掀起一阵旋风。本地服装、手袋皮具企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民族品牌走向世界对整个行业提振信心是一个极大鼓舞。
“例外”为本土企业打响品牌起到标兵作用
最近一段时间,记者到相关企业采访,多家企业告诉记者,服装行业是我区的传统行业,数量之多在珠三角地区有一定知名度,多为代工企业为主。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出口订单减少,原有的订单生产加工模式,一些企业无法生存不少或关门或转行,如位于市莲路石碁村段的以贴牌加工内衣出口的着得绿制衣公司,近年来改为汽车用品城,目前仍处于招商阶段。也有一些企业,通过创立自主品牌,通过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如自由鸟是行业的成功企业之一。
日前,记者随区经贸促进局组织的媒体采访团到自由鸟公司采访,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2009年入住天猫商城,传统服装品牌与电子商务结合为企业发展,创新了经营模式,电子商务业务盈利情况逐年提升。
区内的另外一家知名服饰制造企业负责人李先生认为,“例外”是一个广州本土品牌,并且在不少城市设有专卖店,近期销售火爆的报道见诸报端等,其网购也热闹非凡。透过这一品牌崛起的背后,“例外”引发的消费热潮给更多的本土品牌带来了发展机会,对市场消费的盲目存在“崇洋媚外”之风起到纠正作用:本土品牌的价值不比国外品牌差,并引领国产民族服装品牌走向世界,因而起到标兵的作用。
还有一些企业告诉记者,本地企业的产品、设计近年来提升较快,品牌意识深入到企业之中,今后自主研发产品的信心更足。“目前,本地服装企业有自主品牌的,设计能力较强,有的参加年度全国行业的设计师设计奖大赛。"例外"的示范作用之一,越来越多的本土服装企业开始重视建立自主品牌,重视设计师的力量,如服装设计师建立自己的工作室数量有增加的趋势。品牌意识现在已经根植于本土服装业。”
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会长刘岳屏近日表示,该协会目前关注的方向就是服装定制和电子商务,这是广东服装行业发展的方向。而服装行业发展电子商务,我区已经迈出实质性一步。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