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企业自身管理,促进企业出口,滨州局在坚持“一企一策”的同时,在风险分析基础上,针对某些包含多个子公司的大企业,首次采取“一企多策”的管理服务方式,根据出口纺织企业的质量控制水平和信誉情况,改变原来仅靠抽批检验的模式,将抽批检验、生产过程监管和企业自检自控监督相结合,实行分类管理,并为魏桥纺织、愉悦家纺、华纺股份等骨干出口企业开通了绿色通道,节省了成本,提高了验放速度,便利了纺织品出口。
据了解,为了保证检测质量,维护企业利益,提高检测效率,滨州局在全国首家对全市纺织企业进口棉花开通了集装箱计重远程传输和视频系统,制定了《进口棉花集装箱计重管理办法》,并重点加强进口棉花检疫、过磅、复磅、抽样等工作,平均每年帮助进口棉花企业索赔近千万美元。2012年,该局更是帮助进口棉花企业索赔1100余万美元,成功索赔率达100%。
进口棉花随到随检
24小时值班制度,代表了检验检疫守卫国门、肩负使命的责任。2160小时的坚守岗位,整整3个月的驻场检验,代表了检验检疫人忠于职守、甘于奉献的精神。这个人就是滨州局一名普通检验人员张明信。
原来滨州地区的进口棉花要在青岛、黄岛等口岸检验检疫,合格后才能运输到用棉企业,进口企业费时、费力、费钱,影响了进口棉花的通关速度和效率。该局为了加快通关速度、降低企业成本,积极协调山东检验检疫局,在山东局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开始对滨州辖区内某些大企业进口的棉花实施直通式检疫,每年可以为企业节省滞港费、仓储费、短途运输费、装卸费等费用300多万元人民币。
为了进一步节省企业费用和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张明信主动请求在实施直通式检疫模式的同时对企业进行驻厂抽样,对进口棉花实施随到随检,大大缩短了检验检疫周期,平均为企业缩短通关时间5~6个工作日。检验周期缩短了,张明信的工作时间却加长了。去年,企业进口棉花数量激增,为了真正做到随到随检,从6月到8月,张明信整整3个月驻守企业,为进口棉花进行抽样检验。当笔者问道:“您这么长时间不回家,难道就不怕以后家里人不让您进门吗?”张明信笑着说:“我守好了国门,家门怎么可能不让我进呢?”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谈到检验检疫部门,进出口纺织企业员工个个竖起大拇指。滨州宜家出口纺织企业负责人感叹:“有这样的后盾支撑我们,我们怎能不把‘夕阳’变‘朝阳’呢?”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