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外之三:作为品牌方,广告是几乎避免不了的推广手段,作为服饰品牌,找大牌明星做代言,更是比比皆是。
然而,“例外”就是例外,例外品牌创始人毛继鸿在接受凤凰网时尚频道记者采访时明确说:“‘例外’不做广告,我们选择的发展道路就是通过店铺和一些‘别人不能想象的活动’深入受众的内心。”毛继鸿还说,“例外”也没有找明星代言的打算。李娜当年法网夺冠穿着“例外”的衣服,捧着奖杯拍照,网友纷纷猜测“例外”给了娜姐多少出场费,对此,毛继鸿说,他事先根本不知道李娜会选他们家的衣服。“法网的决赛,我一直都在看直播,最后怀抱苏珊?格朗格杯的李娜,身穿我们衣服,同事眼尖第一个发现,我们都特别开心。”看看,“例外”有多牛?不是我付钱给娜姐,是娜姐花钱买了我的衣服!
其实,除了上面三点“例外”,例外服饰在营销渠道上也颇有“例外”之举,例如该公司的双面例外店,在国内首创结合服装与图书的零售模式。按照毛继鸿的想法,“双面例外”代表的既是服装的例外,也是阅读的例外,是例外×例外的双倍加乘效果,更是一个探讨关于内在与外在,表象世界与意志世界、理性与感性、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双重展示空间。
尽管例外服饰在市场营销方面多有“例外”之举,然而,事实说明,这种“例外”营销是成功的。如果要探究其成功的原因,笔者认为,“例外”服饰准确把握到了中国新一代高端阶层愈发成熟并趋于内敛,“No Logo”(无品牌标签)渐成风尚这一脉搏,正如“例外”服饰创始人毛继鸿谈到旗下另一品牌“无用”的推广是曾表示过的:与西方“加法的奢侈”不同,“无用”是属于东方的“减法的奢侈”,反对Logo化与过度物质化。
如今,有了主席夫人的加持,例外服饰的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乃至销量都肯定会有飞速的提升。这一点肯定不会有啥“例外”了!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