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全方位满足消费者需求
服装企业要从纤维、原材料开始,进行技术升级,同时,提供吸引人和叫得响的服务。
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服装行业正步入调整转型期。特别是近几年,全球的时尚产业争先布局中国市场。数据显示,在我国高档服装市场上,国际品牌占据约三分之二的市场份额。今年1月,我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男衬衫销售前十位的品牌市场占有率比上月下滑了1.6个百分点,女装、童装也分别下滑了3个百分点和1.4个百分点。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加强技术研发是品牌建设的重要保障,将图纸付诸实践,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技术支撑。随着科技的进步,服装行业的竞争也向产业链上游推进。服装企业要从纤维、原材料开始,进行技术升级,提高产品品质,获得技术创新价值和自主品牌价值。品牌要让市场接受,还需要在服务上下功夫。
“服装要满足顾客消费层面和心理层面的需求。”苗鸿冰说,服装企业要让客户感受到“专属定制”般的服务,从而发掘新的需求。
“当消费者不在商家所指定的时间地点消费,商家就应改变观念,在消费者方便的时间上门服务或网络订购快递上门。”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说,服装企业要通过定制服务、精细管理创造新需求获得新利润。
尝试多元化的营销策略
在不影响品牌定位的情况下,中国服装企业已经在尝试营销策略和经营渠道的转变。
优质的营销策略是助推中国服装品牌发展的良策,中国服装企业已经在尝试营销策略和经营渠道的转变。“优衣库、ZARA等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时引进卖场概念,采取超市型自助购物的方式,反响热烈。”陈大鹏说,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创新门店加盟模式等将使现有的服装营销手段更加多元化。
在同期举办的中国国际服装博览会上,不少商家也已经开始尝试转变。mj style等多个女装品牌在展会上推出了集合设计、服装、搭配一体的“一站式购物平台”。mj style展会负责人说,该品牌经常根据顾客反馈推出新品,满足顾客对潮流和个性化的需要。定位新古典中国风风格的女装品牌tamsoon也表示,将在店铺分布上另辟蹊径,不仅在商场,还要在会所、美容院等场所中寻找合作伙伴。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