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次深度的调整,本土体育品牌一定要认识到形势的严峻,一定要认识到高成长模式和低成本扩张已经走到了尽头,闭着眼睛赚钱已经成为历史。必须老老实实培育品牌的内涵,培育品牌的美誉度,才有可能走出这个冬天,才有可能赢得行业的转机。
尽管冬天很冷,但也应该意识到,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刚刚开始,空间和潜力都很大。数据显示,中国目前体育产业增加值不到GDP的1%,而美国,体育产业是作为支柱产业,占GDP的2%以上,应该说空间相当大,未来体育产业在中国依然属于朝阳产业。但问题的关键是,如果不转变以前的发展模式,你可能就在春天到来之前死去,机遇只会留给阿迪、耐克等国际品牌。体育服装品牌如此,中国的其他产业也是如此。体育服装品牌的模式本质上就是中国过去10年很多产业发展的模式,低价、快速、又缺乏核心竞争力。而从很多产业来看,中国已经做到了第一,很多行业都面临着生死攸关的调整。如果没有危机意识,如果不以光伏和体育服装品牌为戒,中国经济的严冬也很快就会到来,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