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山羊原绒品质综合分析
1.我区山羊原绒的特点及不足。从统计数据来看,我区山羊原绒绝大部分白绒,色泽品质较好,杂质含量较少,洗净率高达76.67%,此外我区山羊原绒的平均手扯长度、平均直径、平均净绒率均优于全国平均值,这也是我区山羊原绒销路较好的主要原因。我区山羊原绒的不足是高等级原绒长度偏短、型级偏低、平均直径变粗。特细型一等所占比例呈下滑之势,较上年下滑5个百分点,平均直径也随着个体产绒量的提高,绒的细度变粗,呈逐年变粗的趋势。
2.山羊绒品质、产量变化市场和人为因素。从市场因素分析,一是2012年度我区山羊原绒市场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冲击,出口订单锐减、国内需求不足,天山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收购量仅为233吨左右,较去年减少33%;二是随着羊肉价格的持续走高,政府扶持力度不足因素影响,牧民饲养优质绒山羊的积极性受挫,混养、倒改、屠宰现象严重,造成品质下降、产量减少。
推进山羊绒质量监督工作建议
新疆作为我国第二大山羊绒和细羊毛资源产量主产区,200多万头细毛羊、山羊的养殖者都是偏远山区相对穷困的农牧民,振兴羊毛乃至羊绒业,对充分利用新疆地理资源、对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对新疆长治久安稳定发展、对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羊毛、羊绒议价权,都有着重要意义。
1.要推进有关部门联合研究制定我区山羊原绒、细毛羊收购保护价的合理标准和价格规律,在流通领域控制执行。对于过粗山羊绒按实际价值和国际规范,以相当的绵羊细毛价格交易;对于平均直径14.5μm及以下的优质山羊绒收购时,应该向政府建言献策,由自治区按支农政策,给予补贴和扶持,减少毛肉价格差,保持优绒优价的质量发展战略。
2.为保护环境、保护草场,研究及推行山羊圈养、舍饲技术的推广。积极争取自治区政府拿出专项资金,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对养殖户进行补贴激励,以点带面、示范带动,提高整体绒毛质量。
3.借鉴宁夏和内蒙古两区已经取得的经验,建立符合我区的羊绒、细羊毛储备制度。由自治区政府设立专项资金,根据当年毛绒市场变化情况,适时制订实施收储计划。这样不仅可以最大程度上保护广大农牧民的利益,同时也可以促使毛纺企业积极进行收购生产,提高收购量。同时储备羊绒的出入库必须进行公证检验,农发行依据公证检验的数量、质量、市场价格发放贷款。
4.山羊绒细度呈逐年变粗的趋势,导致山羊绒优良特性逐渐减少。这是由于过分追求产量进行品种改良的结果,建议尽快建立我区优质绒山羊品种资源繁育基地,防止优质绒山羊资源退化、绝种。
5.全面推行绒毛公证检验制度,按照净毛绒计价,按质分级等方式,提高我区毛绒的市场竞争力。公证检验制度是世界通行的一种检验制度,由政府指导,第三方部门为牧民提供免费的公证检验,一方面对交易绒毛进行客观的分等分级检验,为优绒优价、优质优用提供技术保证,促进牧民养殖优质绒山羊、细毛羊,提升绒毛品质。另一方面为政府提高新疆绒毛品质,提供分析报告和决策依据。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