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13年度中国棉花临时收储预案显示,该年度将继续敞开收储,临时收储价格较上年度维持不变,即2013年度棉花临时收储价格为标准级皮棉到库价格每吨20,400元,收储质量按新棉花标准执行,此举符合市场此前普遍预期。
市场期待政策更明朗
实际上,在政策市的背景下,中国棉花的价格跟供需之前的关系已经不是很大,而更多跟随政策面波动,这一市场遂被众多投资者抛弃,期市成交量跌落历史底部。
中国已经连续两年收储棉花,由于下游纺织需求不旺以及国家收储价格远高于进口棉价格,中国2012/13年度约有90%的棉花已经收入国家储备。与此同时,中国国储储备棉数量庞大,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棉花供应商,而进口棉花配额数量有限令下游企业难以采购便宜的进口棉。
无论买还是卖,都是中国政府在主导棉花市场。市场人士对这种“统购统销”的计划模式时有诟病,未来棉花应该回归市场经济。
“就算现在公布了收储政策,下一步(棉花市场)政策还是不明朗,投资者仍在观望的比较多,没有操作空间。”马占坦言。
业内人士强调,国家棉花收储政策已经进退两难。今年棉花收储政策的公布时间比往年晚了一个多月,反映出政府对收储政策亦有分歧,未来取消收储政策而转为直接补贴农民等方式的可能性很大。
而上月末中国棉花协会的形势分析会亦指出,临时收储政策对稳定市场、保护棉农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该政策不可长期持续,建议国家在稳定棉花生产的基础上,统筹兼顾产业链各方利益,考虑国内外两种市场、两种资源,建立棉花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