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本土品牌要想老树开新花 质疑外嫁后被利用

来源:中国品牌服装网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15日

“回力”给力靠创新

“买一双回力鞋”,曾是许多中国人儿时的梦想。时过境迁,回力一度因积压滞销卖出“白菜价”。

如今,这个历经辉煌与低潮的老品牌再度步入上升通道,销售收入连年快速增长:2010年2亿元、2011年3亿元、2012年5亿元。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回力鞋专卖店出现了排长队的场景,购买人群里包括国际政要和明星的身影。

回力鞋诞生于1927年,上世纪50—90年代初盛极一时,“鞋刚生产完,还是热的,就被外面的卡车拉走了。”回力厂的工人回忆道。这之后,回力鞋的销售渐渐走弱。

2000年,华谊集团组建了上海回力鞋业有限公司。回力鞋业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桂成钢介绍,回力自此开始转型,由原来的生产企业转变为品牌营销企业,上海负责研发和营销,生产外包给外地企业。转型并不容易,起初效果不好。但是,回力一直坚持,在品牌定位上不断调整,由曾经的中低档品牌转变为健康、时尚、专业的运动品牌。目前,回力产品有200多个系列,品种达5000多个。

和回力一样,上海老品牌——蜂花也重新绽放了。蜂花檀香皂首创于1928年,是我国出口量最多的香皂品种。随着洗化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生产蜂花檀香皂的上海制皂有限公司陷入困境。但通过不懈努力,公司终于走出了低谷。

除了回力、蜂花,长虹[微博]、海尔、联想、百雀羚等老品牌近些年的发展也颇引人关注。在市场竞争白热化的情况下,本土品牌要想老树开新花着实不易。有媒体统计,最早的老品牌大概有6.5万个,现在市场上能见到的大概是1500个,经营比较正常的大约仅占10%。

拥有双妹等老品牌的上海家化董事长葛文耀[微博]认为,老品牌振兴的第一步是进行体制革新,加强对科研的重视,另外还要进行市场化运作,在经营观念、人才结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等方面建立起成熟的战略和体系。回力等一众老品牌能否继续“回天”给力?虽然艰难迎来了第二春,却依然道阻且长。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57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