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Prada业绩44.9%高增长甩开LV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16日

 近期,普拉达集团发布2012财年年报,截至2013年1月31日,集团净收入达6.257亿欧元,较去年的4.319亿欧元相比,同期增长44.9%。收益净额从2011年的25.56亿欧元增长29%至32.97亿欧元。 
自普拉达集团2011年6月24日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后,该集团交出的财务数据就如同它的礼服一样“漂亮”。在2012财年,普拉达集团仅用半年的时间就让它的净收入增加近六成。而在近期发布的年报中,Prada则用44.9%的靓丽增长数字“秒杀”一众业绩黯淡的奢侈品牌。其中,亚太地区首次突破10亿欧元大关,以35.6%的占比傲视群雄。
然而,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风险不言而喻。中国市场上轰轰烈烈的反腐让众多奢侈品牌胆战心惊。在其年报中,Prada也透露了中东地区的增长高达303%,其在南美洲的门店也只有区区5间。
或许,转移利润阵地会是个不错的选择,而首席执行官Patrizio Bertelli也正有此意。
Prada占比8成,,Miu Miu微降
近期,普拉达集团发布2012财年年报,截至2013年1月31日,集团净收入达6.257亿欧元,较去年的4.319亿欧元相比,同期增长44.9%。收益净额从2011年的25.56亿欧元增长29%至32.97亿欧元。零售净销售额则比前一年增长36.6%至26.64亿欧元,零售店同店销售增长率为14%。
尽管全年的多项增幅均没有中期报来的“震撼”,但在奢侈品增幅急剧下降的2012年,普拉达集团则一枝独秀。
  普拉达品牌作为集团的“大佬”,不负众望,销售净额同比上涨32.5%至26.48亿欧,为集团业绩贡献了大半壁江山,占据集团销售净额的81.4%。而在欧洲市场普遍疲软的行情下,普拉达的欧洲市场增幅突出,销售净额从去年的4.11亿欧元同比增长22.3%至5.89亿欧元。除日本以外的亚太市场增幅为36.6%,排名第二。全年新增直营店38间。
  其副线品牌缪缪(Miu Miu)的销售净额虽也从去年的4.41亿欧元增至5.12亿欧元,但占集团销售净额的百分比却从17.5%下降至15.7%。其中意大利市场的增幅最为明显,从去年的6710万欧元增至84252万欧元,同比上涨25.6%。除日本以外的亚太市场和欧洲市场分别增长16.8%和16.6%,位居第二位和第三位。全年新增直营店32间。
  而该集团旗下的另两个鞋履品牌:Church's和Car Shoe的销售净额分别增长15.6%和15.4%,但占集团的百分比分别下降了0.2个百分点和0.1个百分点。
  显而易见的是,在普拉达和缪缪的带领下,鞋履的生意还远不如皮具。2012年财报中指出,按产品线划分皮具的销售净额从去年的14.26亿欧元增至20.36亿欧元,涨幅达42.7%。较去年的40%,增长了2.7个百分点。
  鞋履排名第二,涨幅相比去年仅高出0.3个百分点至11.7%。但这要得益于四个品牌的共同贡献。而主要由普拉达和缪缪做出贡献的服装,其销售净额从5.12亿欧元增至5.63亿欧元,增幅为9.9%,但相对去年6%而言增加了3%的百分点。由此看来,服装在所有产品线中增幅最快。
  亚太市场占销售额首位
  锁定中国二三线
  从区域市场来看,相比去年各个市场的销售净额均获得增长。但普拉达的大本营意大利、日本、美洲的增幅均有1%左右的下滑,其他地区的增幅均获得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欧洲市场为集团贡献22.7%的收益,销售净额从去年的5.40亿欧元增至7.39亿欧元,同比增长36.9%(按固定汇率计算为34.4%)。
  报表中显示,欧洲市场零售网络全年增幅53.9%,这要得益于新开设的22间直营店。
  而以中国市场为主的亚太地区再次成为普拉达全球最大市场,销售额占比高达35.6%。普拉达集团对亚太市场的依赖可追溯到2009年。根据该集团发布的2011年年报显示,2011年已经是亚太区连续第三年稳占普拉达集团销售首位。
  而在2012年前半年,该集团在亚太区的销售增长最为显著,截至7月底其收益净额增长率为34.9%,而大本营意大利只有17%。其中,大中华区取得了3.4亿欧元的销售净额,涨幅高达50.2%。
  虽然,后两个季度的销售增幅并不突出,但就普拉达集团2012财年全年来看,亚太区销售净额首次突破10亿欧元大关,达11.6亿欧元,是原产地意大利的两倍之多。该地区占综合销售净额的百分比为35.6%。至此,亚太区实现了连续第四年位居该集团销售首位的好成绩。
  当然,这样的成绩离不开零售网络的扩张。报告显示:截止到2013年1月31日,普拉达集团在全球范围内开设直营店已从去年的388间增至461间。其中,亚太区店铺数量由115间增至130间。
  值得一提的是,该集团于亚太区市场开设的15间新直营店中有12间位于大中华地区。Prada则在2012年锁定了中国的二三线城市,开设的5间新店分别位于太原、沈阳、济南、杭州、合肥。Miu Miu则选择在北京新设1间旗舰店,其余的3间专卖店分别位于青岛、成都和南京。
  2012财年,该集团通过网络的扩张,在大中华地区的销售净额达到7.35亿欧元,同比增长35%。
  亚洲市场响起预警
  以大中华区为主导的亚太区市场在2012财年交出的成绩单,无疑再一次证明了Prada放弃米兰而选择在香港上市的长久眼光。
  据麦肯锡分析,在2010年,普拉达集团三分之一的销售额来自不包括日本在内的亚太区市场。该公司在亚洲地区的业务增长比全球其他任何地区快一倍以上。到2015年,中国将占奢侈品需求的五分之一,并占需求增长的大头。
  普拉达集团尽可能靠近内地上市,一定会有益于未来的发展。一方面了解大中华区市场的时事动态和经济走向,一方面着眼于下一步其他市场的推广和开拓。相信这也是该集团明确在香港上市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2012年中国内地的奢侈品市场并不乐观。根据贝恩公司的报告指出,2012年中国大陆的奢侈品市场年增长率降至7%左右。与此同时,香港市场的增速也减缓至10%左右。
  另外,在欧元持续走低、境外游升温这两大因素的联合作用下,中国消费者在海外消费的部分已占其奢侈品消费总额的60%,导致中国人在大陆的奢侈品消费增速放缓。
  随之而来的中国领导层换届,以及纠正社会风气,打击政府官员腐败,抵制送礼等问题,成为了众多奢侈品牌又一大担忧的问题。根据贝恩公司的一项研究表明,20%的中国奢侈品消费支出是花在官员送礼及其他方面。
  更有媒体报道称,这一数值实质上更高,占奢侈品消费额的一半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腐败问题。中国政府已经下令政府官员削减外国汽车和昂贵用餐方面的支出,当谈到奢侈品消费时,中国政府更是要求更多节俭。
  恰恰中国素来有礼尚往来的传统,赔礼也是富豪和官员的主要支出之一。据胡润百富发布的《2012财富报告》中指出,十大最受富豪青睐的送礼品牌中,有6个来自时尚领域,手表有2个,珠宝、酒水、电子产品和香水各有1个。而Prada就在时尚领域排名第五,在十大送礼的总排行榜上位居第八位。
  然而,经过近4年的发展,亚太市场的销售额已占到Prada集团的三分之一。虽然2012年亚太市场为普拉达集团交出了漂亮的财报,但奢侈品增速减缓的“预警”已经敲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风险不言而喻。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164)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