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建设是关键
深陷“关店潮”的国内运动品牌应该如何摆脱困境,找到出路?徐同谦认为,“关店潮”的出现,是市场调节作用的体现。面对困境,这些品牌未来的任务是进行调整,适应需求总量和需求结构的变化。
安踏公司副总裁张涛表示,眼下运动服饰品牌所处困境,恰是行业迈向成熟的一个先兆。“从大家蜂拥而至、疯狂挣钱到大部分企业挣钱,再到大部分企业不挣钱,然后选择性退出,是国内许多行业必然的发展路径,家电、手机以及汽车制造业当年都是如此走过来的。”
不过,张涛坦言,2013年的形势依然严峻,何时能迎来行业复苏不好说。在此过程中,一些不适应形势的品牌将被淘汰,而足够优秀的企业活下来,将重新占领市场。同时,安踏方面也认为现有的“品牌+批发”模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未来将向以零售为主导的经营模式转型,从追求订单增长到看重单店营收。
安踏董事局主席丁世忠说,过去的发展模式就是先打广告,把品牌做出来,再把商品卖给批发商就完了,至于批发商的货物是否卖得出去,就不考虑了。在零售模式下,就要考虑到分销商下辖店铺的情况,店铺的需求比批发商更重要。为准确把握市场动态和消费者需求,丁世忠在过去两年里几乎走遍了中国所有的地级市。他发现,伴随城镇化进程加速、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大众对于休闲和娱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因此,对于未来,他十分乐观:“经过本次调整后,行业将迎来黄金新十年。”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