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软件”投入 提高创新能力
无论是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无论是贴牌代工,还是打造自主品牌,都需要企业要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对此,孚日在研发上投入和速度上也是持续不断。
公司按照国家级技术中心的目标要求,投资1亿多元新建技术中心,技术中心拥有检测试验仪器设备300多台套,配置了电脑测配色系统、自动配料滴定系统、美国安捷伦色相气相质谱仪等先进技术装备。
公司围绕差异化、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消费需求,积极推进产品创新,抓住生物整理、无盐低盐染色、生态功能整理、纳米整理等一系列染整科技前沿技术,开发出了新型功能环保材料纤维、多组份复合功能纤维等一系列低碳环保生态纺织材料,完成了色纺汉麻产品、银离子素色套巾、高支高强竹纤维产品等多种新产品的研发,目前公司每年开发新产品近1000余款,新品转化率达到80%以上,支撑了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打造自主品牌,并逐步向产业链高附加值环节迈进。
敏捷生产 优化贸易方式
近几年,国际买家采购偏好发生了以下显著变化:采购向具有综合优势的供应商与供应地区集中;成本价格仍是重要因素,但开始强调非制造因素;重视交期和快速反应;倾向广义的贸易平台和制造基地。
围绕这几大变化,孚日着手构筑短流程、平价格、快反应的营销平台,优化贸易方式,不断推进企业流程管理变革与创新。
系统化成本控制能力
围绕降低成本,公司不断强化流程管控。每年都提出一个总的指导性成本下降目标,将其分解到每条线和环节,让员工都知道企业对自己的要求。同时,在节能增效方面,推行内部对标管理,在各个工厂之间,每月进行经济指标对比,原材物料消耗、水电气的消耗,制造费用等每项指标都进行细致对比,互相学习成功做法。
去年孚日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推广应用新技术,加强纱线、染化料替代,大力压缩产品库存,积极开展小改小革等有效措施,降低生产成本4000多万元。
无缝化快速反应机制
孚日对组织接单的运营机制进行了调整,将各个毛巾生产工厂分别与日本、欧盟、美洲和国内四大主销市场进行无缝对接,一个工厂专门服务一个重点市场,各工厂根据不同市场的特性,进行更加合理的技术配置和设备配套,在设计、生产、包装等环节与市场对接,建立起面向市场、服务客户、扁平化、高效率的以销售为牵引的订单组织流程,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了中间环节,为提高接单效率、加快品牌运作和扩大市场空间提供了重要支撑。
信息化集成贸易平台
公司在理顺生产工厂和贸易部门业务关系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信息化融合,加强生产过程质量成本实时监测,建设高效立体仓库,实施ERP信息化改造。在物流配送方面,公司建立起科学、高效的现代化仓储物流保障体系,目前三个高标准、高效率、智能化的立体库全部投入运转,满足了客户多批次、小单位的配送要求,适应了当前国际市场仓储物流环节向生产企业前移的市场变化,为争取国际市场订单提供了便利条件。
点评
精细化管理源自精益管理和敏捷制造,是应对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的“精简、柔性、灵活、敏捷”的管理思想和体系。孚日集团面向市场的“精准、精益、精细”管理实践抓住精细化管理要领,深谙其道。
面对困难和挑战,孚日集团审时度势,正确判断市场动态,精准地定位企业目标,快速应对需求剧变。通过对市场结构、产品结构、贸易方式的优化,孚日改变了中国纺织业在国际上贴牌加工的传统方式,开拓性地在海外市场发展自主品牌,通过设立贸易公司和品牌授权控制终端,迈出“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的一大步。
孚日集团以思路创新,探索中国纺织强国之路,以精准、精益、精细的管理创新改变发展模式,以精细化管理的实践,厚积薄发,突破重围和困境,
成为促进产业稳定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探路者。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