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中纺联举办全国纺织行业经编工职业技能竞赛

来源:亚洲纺织联盟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18日

 

“做机械设备所有国家都能做,但纺织设备只有欧美地区做的好,而缩小到经编机设备,目前在世界上做的最好的只有德国。”这是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杨世滨在谈到经编机产业现状时的有感而发,而在包括他之内的很多业内人士心中都有个梦想——国产经编机能够走上世界尖端。

2012年,在世界经济疲软的环境下,我国经编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657.42亿元,占针织全行业的22.08%,同比增长4.35%,其中花边织物出口同比提升23.19%。在经编产业大部分的产品中,国产经编机作为最具技术含量的品类,势必受到众多方面的关注。

经编机虽然最多却不最强

“最早德国卡尔迈耶经编机进入中国,当时的协议就明文规定,此设备不能用于军事用途,那时候很多技术和原材料也是对华全面封锁的。而后来中国经编机能在技术上提升一大步,是因为海宁等地方更多引进了卡尔迈耶的设备,同时还与卡尔迈耶合作了一个设计院,这才得到先进的技术。而到了现在,国内已经有10家经编机企业,这不得不说是国产经编机的突破。”杨世滨对国产经编机的发展历程娓娓道来,他介绍说经编产品在服装领域涉及到蕾丝花边和保暖内衣,而扩大到更广的范围,导弹、航空航天、医药、水利、风力发电叶片、游艇等产业的部分材质都来自经编。显然,国产经编机技术的突破,会为中国很多产业的发展带来动力。

“我这有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去年全世界生产经编机共4.5万台,而其中的3.8万多台都产于中国,从中不难看出国产机的巨大产量,但要在技术方面做到最好,我们还有一定的距离。”杨世滨坦言经编机的资金门槛和技术门槛都要求很高,这与服装产业完全不一样,而中国现在能在经编机方面叫板国际水平的,非常州的润源经编机莫属。“我还记得润源当时生产出第一台经编机之后做了设备鉴定,鉴定完之后就成了德国企业的强大竞争对手。当时德国一台经编机卖200万元人民币,而润源的机器比进口机便宜的不是一星半点。”

在杨世滨的回忆中,润源的发展与其坚持不懈的研发紧密相连。“以前的润源,工厂里200个工人中就有50多个开发人员,可见他们对科研的重视。而中国由纺织大国迈向纺织强国,最重要的也是装备和人才。所以整个产业领域一定要推广国产设备。”于是在此基础之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与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决定于2013年共同举办全国纺织行业经编工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目的有三个:万里挑一选能手,给农民工一个城市的根,推广国产装备。”

推农民工向技能工转型

纺织服装行业作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一直吸纳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成为农民工主要集聚行业之一。建设纺织人才强国的重要任务是培育一批适应我国现代化纺织产业发展的技术能手。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97)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