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单店业绩
同时,也有细心的消费者发现,前些年盛行一时的“运动品牌城”,近年来也有收敛锋芒之意。
张英剑表示,前几年,运动品牌企业为追求规模效应,店面扩张迅猛,门店数量远远多于市场所能容纳的数量,同时企业扩大产能,造成了行业最终陷于高库存低利润的尴尬境地。而如今需求环境变了,运动品牌渠道经营利润下降,追求单店业绩的增长变成越来越重要,店数越多反而增加了运营成本,因此“抱团开店”进行规模扩张方式在越来越理性的市场参与者来看已是下策。
百货类商场
不应缩小品类
红旗街某商场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该商场只有耐克、阿迪两个国际运动品牌专卖店,而一些国内知名运动品牌均未设立专柜。同时,她表示,现在商场户外品牌专卖店的数量已经超过了传统的运动品牌。
不过,长春国商百货企划科杨经理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运动品牌走出了2008年奥运会带来的快速增长时期,现在已经回归正轨,而近两年来户外运动品牌迅速崛起,传统运动品牌市场反应已经不如从前。但是这只能代表在不同的时期,每个品类都有其大的流行趋势而已。
“部分城市大型购物中心出现舍弃运动品牌而推快时尚的现象,与商场自身的定位有关。作为百货类商场,虽然不能保证所有品牌都全,但是必须要保证所有品类都要涵盖进去。”她认为,商家并不应该因此而舍弃掉这部分固定的消费人群。同时,她介绍,以国商百货站前店为例,共8层楼的商场内专门有1层是卖运动装,除去户外品牌,运动品牌也占据着2/3的比重。“跟过去相比,除新品牌上市、店铺装修等必需的调整外,大的架构上并没有变化。”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