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国内买手所履行的职能,只能是真正意义上买手的职能之一,但无论怎样,买手在服装的供应链中已经起着名副其实的作用。在本土化之后,中国买手也将走向国际化。
酝酿培育机制
“诺奇的买手,一方面是货品上市之前的计划和采买,另一方面则是销售数据和采取应对措施等两个部分。”作为一个中国SPA(自有品牌服装专业零售商)模式的先行者,诺奇董事长丁辉介绍了该公司买手的职责。
从对商品的预判,这正是一个服装零售企业所需要的。“买手是决定当季业绩的重要环节,商品采购的成功与否决定了零售商是否可以赚到钱。而采购要把握好的第一个要素便是库存,库存是零售业经营管理的命脉。”曾出版过《时尚买手》的中国顶尖时尚营销大师杨大筠表示。
现实的情况是,中国的服装业在经过了几轮的粗放增长之后,正在意识到从“批发”转型“零售”势在必行。无论是三四年前七匹狼第一个在年报上郑重其事地提出,还是劲霸在订货会上高调地宣称,再或者是利郎总裁王良星在最近的千人企业大会上依旧在重申,“批发”转型“零售”已经实实在在成为一个“后库存”时代正在进行中的工程。
而买手之于零售,在本次论坛上, 上海狮格咨询管理公司总经理张炳良表示,中国正在跨入零售时代,这是一个以消费者为中心,以店铺为中心的时代,零售业的本质就是产品,而买手了解卖给谁,了解如何让消费者与产品企业快速有机地结合。
为此,不少品牌服装企业一直在培育买手,“买手正在我们的企业中充当一个重要的角色。虽然培育买手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中国服装业的未来需要买手。”石狮市纺织服装商会会长、爱登堡(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启明在会上如是表明。
“中国的消费者正在越变越挑剔,而时尚的变化非常快。” 作为一个“资深”旁观者,意大利设计师马天尼总结了中国服装未来的走向,把握越来越挑剔的消费者,赋予他们快速变化的时尚,也正是买手的未来。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