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产量:2012年昌吉州种棉面积167.53万亩,籽棉总产约66万吨(折合皮棉24.94万吨),棉花企业共收购加工新棉22.99万吨(含兵团团场),籽棉平均收购价7.93元/公斤。
近日,昌吉州的棉花春播正在进行中,预计种植面积与去年基本持平。
成本:2012年,该地区种棉成本增加明显,一是由于干旱影响,棉花种植浇水次数明显增多,每亩水费开支达106元。加之水费上涨,与正常年景相比,每亩水费开支增长30多元。二是2012年每亩机耕费用104多元,较2011年增加10元左右。三是每亩农资化肥开支可达104元,较2011年增加近10元。
机械化程度:昌吉州地区棉花种植机械化程度较高,机械播种、采摘、加工,大大提高了棉花劳动生产率。但机采棉需要从育种、耕种、轧花等走一条专业化配套之路,还需要资金、人才和思想观念的转变,想要做好并不容易。
2012年昌吉州机采种植模式93.3万亩,机采棉平均亩产365公斤,籽棉产量约34万吨。全州采棉机保有量为82台,实际机采、加工籽棉不到3万吨。造成机采棉加工没有完全推开的原因:一是技改资金缺乏;二是加工出皮棉杂质较多(平均含杂2.5%,手摘棉加工后平均1.1%);纤维长度低于手摘棉1~1.5毫米(27毫米居多);加工出皮棉以四级为主(至少低手摘棉一个等级),三是纺织客户未能完全接受机采棉,当棉花市场疲软时,机采棉销售难于普采棉,机采皮棉售价普遍低于市场价1500元/吨左右。机采棉的采棉时间一般在9月下旬后,按今年单产采棉费采两遍180元/亩,约合0.5元/公斤,人工摘花费平均1.8元/公斤,每亩地节省474元,2012年该州棉花收均价7.93元/公斤,机采棉收购价6.3元~6.5元/公斤(杂质13%、水分15%以内),机采棉每亩地又少卖558元,互相抵消减收80多元还不算多,另外机采棉的加工成本要高160元/吨。但机采棉有两个优势,一是机采籽棉基本无三丝;二是加工一致性比较好。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