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程度应有阶段之分。初级阶段的表现往往是自发性的,集中的企业较多,特色鲜明,品类单一,产量较大,规模效益明显,有一定市场占有率,但是缺乏公共服务,缺少创新开发,大多只有代工的能力,没有自主品牌,技术装备水平不高,生产生活混在一起,不注重环境保护。我们绝大部分集群都经历过这样的阶段。
很显然,处于这个阶段的产业集群面对现在的形势是难以应对的,如果不随着形势的变化而提升水平,向高级阶段发展,结果只能是走向衰落。
值得欣慰的是,近十年中,大部分的纺织产业集群地区的发展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一些集群地区走在了前面,努力转型升级。在严峻的形势面前,他们有思路,有措施,有行动,不断破解难题,已经向高级发展阶段迈进。
(四)
我国纺织产业集群基本上分布在县、镇二级区域里,很少在一、二、三线城市,这就是中国特色。目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与地方共同开展的产业集群试点工作共191个,其中96个是镇,85个是县(市),还有10个地级地区,县里的重点基本也在镇上。基于这个特色,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问题,不能单纯考虑经济问题,更不能单独考虑专业问题,而是应该结合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综合考虑,应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密切联系来考虑。
十八大报告提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并且从五个方面提出了这些新的要求,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从报告中五方面的具体要求来看,许多都是纺织产业集群在向高级阶段发展过程中要努力实现的,比如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方面,要求有“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等内容;又比如在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方面,有“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等内容;再比如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方面,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等内容。所以说,搞好纺织产业集群的建设,提升集群地区水平,将对整个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有很大意义的,可以说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应该提升到这个高度来认识。
(五)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纺织产业集群地区正在逐步摆脱初级阶段发展模式,逐步向上提升。那么,纺织产业集群向更高阶段发展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又应从哪几方面努力呢?
首先,目标定义为建设新型产业集群。这是胡锦涛同志在2007年时提出的。我国产业集群在形成发展中,许多基本特点带有当时的形势背景,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已经不适应了。因此,集群要转型升级,建立起一个适应新时期、新形势要求的新型产业集群。
其次,按照十八大会议精神,结合我国纺织产业集群这些年实践摸索和国外的经验,新型纺织产业集群应该具备七个方面的内涵:一是产业与人居、环境和谐。搞好城镇化建设,明显提高城镇化质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超过一半,达到52.6%。这些年的发展证明,工业化是促进城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所以,十八大提出工业化和城镇化要良性互动。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