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棉花种植面积趋下滑 规模化发展是方向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27日

山东德州——农民弃棉种粮意愿强

山东德州大约有25万户棉农。近年来棉花种植面积连续下降,价格疲软,种植成本上升,籽棉质量和产量的降低,导致了棉农的收益下降,成为打击棉农种棉积极性的最直接原因,农民弃棉种粮意愿强烈。

面积:2013年德州地区棉花面积大约110万亩左右,比2008年减少了近六成。且近年来德州地区棉花种植面积呈连年下降趋势,2008年290万亩,2009年230万亩,2010年155万亩,2011年163万亩,2012年130万亩。

产量、收益:每亩直接成本(机播、种子、灌溉、化肥、农药等,不包括人工)540元左右。每亩产量正常年份在260公斤左右,近几年受灾,籽棉产量在225公斤左右。以平均8元/公斤计算,每亩收入1800元,减去成本后,收益在1300元左右(不计算人工)。

机械化程度:目前德州地区种植棉花机械化一般,棉花播种机械化占98%以上,其余环节用工较多,每亩用工大约在23人左右。目前男劳力外出打工,日工资在80~120元,妇女在家附近打工,一般日工资在50~60元。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

棉农采访:现年65岁的许德龙是德州夏津县棉农。他家承包的14亩地,过去全种棉花,今年,他决定减少种棉面积。自去年9月份新棉上市以来,棉价平均售价一直徘徊在8元/公斤左右。根据许德龙的算法,每亩棉花的收入在1840元左右,而其中的纯收益仅为500多元。这意味着,许德龙即使种20亩棉花,纯收益也不过1万元出头,远不如出去打工。

新疆昌吉——机械化成为发展趋势

棉花是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随着劳动力逐渐短缺、人工工资增加、种植成本不断上涨,向规模化、机械化、机采加工产业化发展已成为昌吉州棉花产业的发展趋势。

面积、产量:2012年昌吉州种棉面积167.53万亩,籽棉总产约66万吨(折合皮棉24.94万吨),棉花企业共收购加工新棉22.99万吨(含兵团团场),籽棉平均收购价7.93元/公斤。

近日,昌吉州的棉花春播正在进行中,预计种植面积与去年基本持平。

成本:2012年,该地区种棉成本增加明显,一是由于干旱影响,棉花种植浇水次数明显增多,每亩水费开支达106元。加之水费上涨,与正常年景相比,每亩水费开支增长30多元。二是2012年每亩机耕费用104多元,较2011年增加10元左右。三是每亩农资化肥开支可达104元,较2011年增加近10元。

机械化程度:昌吉州地区棉花种植机械化程度较高,机械播种、采摘、加工,大大提高了棉花劳动生产率。但机采棉需要从育种、耕种、轧花等走一条专业化配套之路,还需要资金、人才和思想观念的转变,想要做好并不容易。

2012年昌吉州机采种植模式93.3万亩,机采棉平均亩产365公斤,籽棉产量约34万吨。全州采棉机保有量为82台,实际机采、加工籽棉不到3万吨。造成机采棉加工没有完全推开的原因:一是技改资金缺乏;二是加工出皮棉杂质较多(平均含杂2.5%,手摘棉加工后平均1.1%);纤维长度低于手摘棉1~1.5毫米(27毫米居多);加工出皮棉以四级为主(至少低手摘棉一个等级),三是纺织客户未能完全接受机采棉,当棉花市场疲软时,机采棉销售难于普采棉,机采皮棉售价普遍低于市场价1500元/吨左右。机采棉的采棉时间一般在9月下旬后,按今年单产采棉费采两遍180元/亩,约合0.5元/公斤,人工摘花费平均1.8元/公斤,每亩地节省474元,2012年该州棉花收均价7.93元/公斤,机采棉收购价6.3元~6.5元/公斤(杂质13%、水分15%以内),机采棉每亩地又少卖558元,互相抵消减收80多元还不算多,另外机采棉的加工成本要高160元/吨。但机采棉有两个优势,一是机采籽棉基本无三丝;二是加工一致性比较好。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977)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