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文章开头提及的几个需要修正或者普及的消费理念。
第一,化纤不是低端原料的代名词。例如,盛虹股份研发的阳涤复合、中空保暖、吸湿快干等系列产品以其优异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功能性和高档化服装。“超仿棉”系列产品兼具了棉与涤纶的优良特性,并改进了各自的缺点,既有棉花吸湿亲肤、柔软保暖等性能,还具备涤纶良好的力学性能、耐热性和色牢度,同时还可实现透汗速干、抗静电、抗起毛起球等或阻燃、抗菌、抗紫外线等功能。终端企业向大众强调功能性化纤的差异与优势,才能使化纤分门别类地深入人心。
第二,锦纶纤维本身具备的重量轻、易染色、高弹性及耐磨损、抗撕裂、耐水性等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运动内衣、运动服、风雨衣、冲锋衣、速干衣、防寒服、户外帐篷、睡袋、登山包及户外折叠桌椅等领域。锦纶66也被国外用来制作高档内衣,而在国内还多用于工业领域。纺织终端企业要向大众积极传递锦纶的优良性能,进一步挖掘锦纶在国内的市场潜力。
第三,国内对于再生制品有误区,认为用再生纤维制成的衣物在卫生安全上不如原生。终端企业应向大众传递这样的信息:再生化纤所用的矿泉水瓶达到食品级要求,再经过高温熔融和喷丝纺纱,到最终做成衣服,卫生质量安全有保证,而且购买再生产品为环保贡献力量,体现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引导和改变大众的消费理念,不只是终端企业的责任,化纤企业也应积极参与其中。在研发与生产好纤维的基础上,树立品牌意识,加强产业链对接,创新营销模式,强化企业产品宣传,才能真正做到强大化纤行业。
“酒香还怕巷子深”,为化纤正名,势在必行。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