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安徽调研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04日

安徽皖维集团

安徽皖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安徽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辖的大型一档企业。前身是安徽省维尼纶厂,始建于1969年,为国家“四五”期间投资建设的重点项目。2002年改制为安徽皖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集团公司下辖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子公司。其中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于1997年5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名称为皖维高新,代码为“600063”)。集团公司是安徽省重要的化工、化纤、新材料联合制造企业。主导产品聚乙烯醇(PVA)、高强高模聚乙烯醇纤维产能多年保持全国第一、世界前列。针对煤化工、资源密集型产业现状,公司走出了一条“资源综合利用、能源梯次开发”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成为全国同行和全省循环经济的典范。

目前,集团生产的高强高模PVA纤维主要用来替代石棉,大量应用于制造屋面瓦、墙壁面板等水泥板材。数据显示,1吨纤维能替代6吨石棉,中国石棉的消费量为160~170万吨,全球为350万吨。欧盟和旅游资源丰富的东南亚、南美、南非及地中海南岸的北非地区已禁止使用石棉。随着人们对于健康的重视程度提高,石棉用量将越来越少,中国石棉的用量也将越来越少,但进程可能相对较慢。 高强高模PVA纤维作为结构增强材料,还有很多应用领域,包括水利工程、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海岸堤防等领域,未来市场空间十分广阔。此外,皖维集团还在液晶屏用PVA光学薄膜以及安全玻璃用PVB膜的研发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打破了国外垄断,有望实现规模化生产。

皖维集团的董事长吴福胜强调说,高强高模PVA与水泥有着很强的结合性能,使用其作增强材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建筑体的破裂垮塌,性能大大优于PP纤维等,且相比于石棉对人体无毒害。但是,目前国家在建筑施工的用材方面还缺少相关的标准和强制性要求,特别是在结构增强材料的选用上,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经常会有因为用料不科学造成的事故发生,希望今后国家能不断完善相关领域标准的制修定工作。

芜湖华烨工业用布有限公司

芜湖华烨工业用布有限公司位于安徽省芜湖市国家级出口加工区,是目前国内帆布生产规模、品种、设备工艺领先的企业。现拥有固定资产5000万元,占地面积27000平方米,年生产能力6000吨各类浸胶工业帆布,产品90%以上出口,2012年销售收入1.2亿元。

公司主要生产设备有捻线机、整经机、剑杆织机和双浴法浸胶生产线均采用国内领先的设备。研制生产的阻燃尼龙帆布、EP帆布、聚酯帆布、涤棉帆布、芳纶帆布、玻璃丝帆布、HMLS聚酯帘子布、渔网布、水坝布等200多个品种,广泛适用于火电厂、水泥厂、钢铁厂、煤矿、港口等采用的输送带、胶管等产品的制作,产品畅销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40%。公司通过了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并根据用户要求来定制产品,与产业链下游企业结合紧密。

华烨工业用布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泽贺在介绍时说,目前公司的产品较为单一,主要供应输送带生产企业,且在阻燃效果以及黏合剂的选用方面遇到一些挑战,希望以后能借助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提供的多方面平台,在与同行们的交流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攻坚,在与下游应用企业的接触过程中拓展下游市场。

铜陵华源汽车内饰材料有限公司

铜陵华源汽车内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位于安徽省铜陵市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司以天然麻纤维和丙纶纤维为原料,生产的麻毡板制成汽车内饰零件后,具有优良的强度和刚度;优良的定型性能和耐候性能。公司麻毡板制成汽车内饰零件后广泛应用在轿车、卡车和客车上,深受业内人士好评,可年生产麻毡板4000吨,汽车内装饰零件10万件。

公司产品于2006年通过了中汽认证中心的中国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通过了英国BSI认证公司I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麻毡板产品以“一种汽车内饰用天然麻纤维复合板”为名称申报的发明专利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制造内饰零件所用的烘箱以“用于加热复合纤维板的烘箱”为名称申报的发明专利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目前公司拥有2项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2012年7月公司被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现在华源生产两个大类的产品,一类为以麻纤维、丙纶纤维为原料生产的麻毡板,另一类是以麻毡板为原料,将其深加工成汽车内饰零件与汽车制造企业配套。麻毡板及其内饰件具有良好的拉伸、弯曲强度,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和阻燃性能,远远优于汽车行业要求,具有优良的环保性能,且产品无有害化学物质及气味。目前,华源的产品已广泛用于安凯、宇通、金龙、黄海客车,中国重汽、陕汽、柳汽、福田和江淮重卡、轻卡,上汽别克君越和凯迪拉克、东风日产轿车上。

李陵申会长在座谈中指出,由于国内经济政策以及汽车工业发展趋势的影响,乘用车比商用车有着更为广阔的市场,2012年我国乘用汽车的产销量均超过1500万辆,因此打开乘用车市场将是华源今后努力的方向。

铜陵洁雅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铜陵洁雅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专业湿巾研发、设计及制造商,在湿巾产品系列多样化、湿巾溶液的自主研发能力方面与国内竞争对手相比具备明显竞争优势。目前,公司形成了婴儿系列湿巾、抗菌消毒系列湿巾、个人护理系列湿巾、家庭清洁系列湿巾、医用系列湿巾等100多个品种,年生产湿巾能力达2亿包。现在,公司拥有10条全自动湿巾生产线和2条全自动面膜生产线,主要设备大多从日本引进,能够随时为用户量身打造所需的产品。其ODM产品主要销往北美、欧洲、亚洲等市场。

洁雅公司一直以来十分重视研发工作,并着力从原料开始研发,现拥有由理化检测、微生物检测等实验室构成的先进的研发中心和优秀的研发团队,这为开发高品质产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质量控制始终是洁雅最重要的部分,从供应商的选择、原材料的检验、纯化水、生产线到最终的产品都有严格的控制程序,这使得公司产品深受国内外客户的信赖。洁雅公司的董事长蔡英传表示,目前湿纸巾大多为一次性用品,且成分大多为涤纶或涤粘混纺,很难降解,湿纸巾面临着可能成为新的白色污染的问题,因此洁雅将不断创新,在环保可降解湿纸巾的开发和生产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

合肥普尔德

合肥普尔德卫生材料有限公司为香港普尔德控股有限公司与合肥卫生材料厂共同投资组建的皖港合资工业企业。公司地处华东腹地,供货快捷,服务及时。产品被广泛用于医用卫生材料、擦拭巾、家庭、旅游卫生用品、服装辅料、化妆美容用品等。公司于1995年引进非织造布生产线,至今可生产医用薄型水刺布2500吨。产品质量好、损耗率低,且水回用率达95%以上。公司目前为定制生产,实现零库存,产品个性化强,可以根据客户需要进行生产,更好地为客户服务。

合肥普尔德医疗卫生用品有限公司是由香港普尔德控股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一家外商独资企业,公司占地200亩,员工3000多人,拥有符合GMP规范要求的10万级无尘净化车间4万余平方米,专业生产敷料、护创材料; 导管、介入性材料; 手术卫生用品; 一次性医用耗材; 急救箱、急救包及防护服等产品。公司拥有环氧乙烷(ETO)消毒专用设备和医用纳米抗菌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企业,在国内同行中率先通车间,得到德国TUV公告机构颁发的ISO 13485:2003、CE及美国FDA认证,在国际同行业享有崇高信誉,产品销往世界80 多个国家和地区。

普尔德医疗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梁昆在介绍产品时表示,目前公司生产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大多出口。在发达国家,医院普遍使用这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交叉感染,保护医护人员免受病毒和细菌感染的医护服装和用品,但在国内的使用率却很低,医院仍普遍使用棉质产品,这就存在很大的健康隐患,希望国家能够借鉴国外标准,推动相关政策和标准的建立和实施。

李会长同时指出,目前我国在医疗卫生用纺织品方面的相关标准及使用规范还不健全,要将一次性医用纺织品纳入医院的护理规范中还需要多方一起努力。为了带动医疗卫生用纺织品领域产品的发展,产业用“十二五”规划中强调把其纳入医保范畴。现在我国医用棉织物达5亿多平方米,其中很大一部分会重复使用,如果能用一次性医用纺织品替代,那必将能够减少由于医疗用品产生的交叉感染以及抗生素的使用,并使医疗卫生用纺织品行业得到巨大发展,为生产企业打开国内市场。 

东方美捷分子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东方美捷分子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创立于2001年,立志成为纤维基功能材料研究、生产销售及工程应用服务商,致力于低碳、循环、生态功能产业与应用。公司于2008年11月获得合肥市创新型企业称号,是安徽省纤维基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单位,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设立单位。公司申报国家专利14项,授权专利10项。获得国家、省、市各类科技奖励10项,承担国家重大专项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项以及其他科技攻关或产业化项目16项。2007年通过“三合一”国际管理体系认证。

公司创新能力强,自主创新技术百余项,已产业化四十多项,产品涉及纺织、印染、皮革、羽绒、造纸、工业污水处理、资源再利用、环境应急防控等领域。年产各类分子材料6000吨,已市场化的产品以其独特的功能风格、优异的性价比赢得业内专家和用户的广泛赞誉。公司美捷自主创新的特效吸油材料能够广泛应用于家纺内衬材料、保温覆盖材料、防红外隔热帐篷材料、隔音材料、轻质柔性墙体材料、汽车蓬松内饰材料等领域。功能膜复合材料是美捷公司自主开发的具有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性能纤维基功能复合材料,属于纺织后整理关键材料先进加工工艺。该复合膜具有抗张强度高、抗撕裂性能好、曲折性能优、耐候性好、耐腐蚀性强等优异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如柔性集装箱、柔性贮油罐、巨型沼气工作站、道路大坝建筑增强等。

另外,公司历时五年创新研究“印花镍网循环利用技术”工程,彻底解决了印花镍网一次性使用造成资源浪费、重金属污染、成本高、占用仓库面积巨大等难题,镍网循环利用可以大幅度降低印花成本,提高中国纺织品的国际竞争力。

座谈中,李陵申会长提到,膜结构材料、柔性材料是目前国内外普遍关注的课题,由于其可替代钢铁并具有很多钢铁不具备的优异性能,如减少能源消耗、减少重量、减少二次伤害、使用寿命长等,是国家大力支持的开发项目,希望企业不断开拓创新,推动产品的产业化进程,从而使越来越多的高性能、多功能产业用纺织品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

安徽省“十二五”期间,将产业用纺织品列入重点发展“特色化”产业,今年将拓展汽车、房地产和交通、能源、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需求产业用纺织品份额,扩大市场占有率,打造优势产品,形成纺织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依托安徽省产学研优势,加快产业用纺织品的开发,鼓励并支持企业创新,推动纺织行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建设纺织强国做出贡献。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168)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