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市场大幅提升
年初以来,传统市场欧盟、美国的经济情况略有好转,我国对其出口小幅反弹,一季度累计出口增幅分别为6.3%和9.4%。对东盟、拉美等新兴市场的出口增长迅速,其中对东盟增长57%,对俄罗斯增长55.9%,对巴西增长16.5%。在所有重点市场中,仅对日本出口下降,降幅为4%。
对欧盟和美国的服装出口拉动整体出口实现增长。服装是我国对欧盟和美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占比均达到70%以上,其中对欧盟针织、梭织服装合计出口量增长3.9%,对美国增长11.3%。出口单价方面,对欧盟提高4.3%,对美国提高2.1%。
对东盟服装出口成倍增长,占出口比重持续攀升。2012年始,服装取代纺织品成为我国对东盟出口增长最迅速的商品,今年这一势头更加突出。一季度,我国服装出口增长132.6%,增幅远超纺织品(增长27.1%)。同时,服装在出口中所占比重持续攀升,一季度达到42%,且仍有继续扩大之势。
对日本的纱线、面料、纺织制成品和服装等大宗商品出口全部下降,其中针织、梭织服装作为最主要的商品,出口量下降5.2%。
大宗商品出口全部上升
一季度,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分别增长10.4%和19.4%,服装增速超过纺织品,其中大宗商品的出口全部实现增长。从出口量上看,纱线增长12.6%,面料增长11.2%,针织、梭织服装增长8.5%。从出口价格上看,由于棉纱线和化纤纱线出口价格下降,带动纱线价格整体下跌3%,面料出口上升1.1%,针织、梭织服装上升10.3%。
棉纱线带动纺织品进口增长
一季度,纺织品和服装进口全部实现增长,其中纺织品增长8.3%,服装增长12.5%。纺织品中只有纱线由棉纱线带动实现增长,增幅为31%,面料和纺织制成品进口全部下降。服装中针织、梭织服装进口增长,毛皮革服装下降。大宗商品的进口平均单价全面下降。纱线下降3.4%、面料下降3.7%以及针织、梭织服装下降13.2%。纱线中棉纱线的进口均价较去年底时略有反弹,但仍处于低位,同比下降2%。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