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通商城:“升级”遭遇品牌尴尬
2006年,北京要求二环内已有的小商品市场和各类批发市场逐步关闭或升级,并向三环外转移,二环附近的官园市场、天意市场和万通商城先后进行调整。
万通商城开始“品牌化”,引入7-11和万宁、耐克、阿迪等知名商户。
在转型一年后,万通商城的销售主体仍然是工艺品、玩具和文具等,新引入的商家虽然聚拢了人气,但依然没有给原有的商户带来多少客流;品牌入驻后还往往被客人认为是假货,这令导购人员哭笑不得。
隆福寺街:多番改造也没聚回人气
上世纪90年代初,隆福寺街是整个北京最火的商圈之一。1993年,隆福大厦一场大火,让这条街自此一蹶不振。
虽然经过十多年的反复改造重建,但隆福寺街却再也没“火”。2000年,隆福寺重新改造,定位小吃和服装销售,以失败告终。此后改造成类似秀水街的服装市场,或致力于经营纺织品也没能成功。2003年,隆福大厦数码广场试营业仅支撑了一年就再次关门停业,宣告失败。
新秀水:东西贵了人气少了
当年守着树荫“撂地摊”的老秀水商户,至今还经常回忆起当时的火爆场景。虽然不少商品真假难辨,购物环境简陋,但那曾经是一个闻名世界的特色商圈。
“老秀水拆啦,新秀水进厅了。东西贵了,人却少了。”虽然新秀水街商品丰富,但家住永安里附近的李小姐还是建议朋友“逛逛可以,最好别花钱”。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