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新中国服装史上经典的服装品牌——红都

来源:华衣网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07日

翻开新中国服装史,绕不过一个品牌的名字——红都。

“为中央领导服务;为出国人员服务;为驻京使团服务”,这三大任务曾经让它在国人心中神秘而遥远。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共和国的缔造者,以及后来的每一任国家领导人,都穿过来自红都的“红色裁缝”制作的衣服。

1971年,新中国代表团亮相26届联大会场时,穿的是红都;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开幕,北京奥组委主席致辞时,穿的是红都;每年春季,全国两会在首都召开,很多代表委员参政议政时,穿的也是红都……

几乎在每个以个人风貌展示“国家形象”的场合,幕后都有红都工作的成果。每一次以制衣者的角色参与历史,都会留下一段故事,演绎成红都的传奇。

今天,红都跟所有服装企业一样,在激烈的市场中搏击。完成政治任务、为“国家形象”贡献力量在所不辞,同时,红都也敞开大门,为每一个普通人量体裁衣。

从共和国“高端定制第一家”,到以服装为主业的企业集团;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宠儿,到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呛水者,再到弄潮儿……红都摘得无数荣耀,也经历过风雨阵痛,如今又走向新的鼎盛。

寸土寸金的北京市东交民巷,28号是一家服装企业的办公楼。

看门面很朴素,走进去装修也一般。比全国任何一家服装企业都大牌的是,这里从一楼对外营业的旗舰店,到四楼总经理的办公室,墙上都挂着很多国家领导人与工作人员的合影。

这就是因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制装而蜚声中外的北京红都集团(下称“红都”)总部。

4月17日上午9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走进位于一楼的“大红都”旗舰店,看到技师正在为一位中年男性顾客量体——今天,红都品牌依然拥趸众多。

今年是红都迁京第57年。这家企业的主业,服装高端定制,似乎正迎来又一个鼎盛时期。这家企业的掌门人——总经理张培向《中国经济周刊》讲述了这个老字号的传奇。

身世显赫:几乎每一位共和国领袖都穿过红都的衣服

走进张培装修简朴的办公室,一眼就能看到墙上一幅醒目的书法作品,红色的“福”字饱满挺拔,宁静地沐浴着早晨的阳光,落款处写的是“邓小平”三个字。

邓小平从1956年开始穿红都制作的中山装,后来在出席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国庆35周年大阅兵等重大场合,穿的都是“红都”。

几乎每一位共和国领袖,都穿过红都的衣服,这是因为红都特别的身世。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需要有崭新的形象,但当时的北京找不到特别好的西装裁缝。而在上海,活跃着一群最早来自宁波的“红帮裁缝”——鸦片战争后宁波开埠,他们就开始为被称作“红毛”的外国人做衣服。因其裁制的西装、中山装手艺精湛而闻名天下。

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和时任北京市市长彭真的安排下,208名来自上海波纬、雷蒙、造寸等21家服装店的“红帮裁缝”被选拔到北京,其中最著名的7家成立了北京友联时装厂,后更名为北京市红都时装公司——红都之名,寓意“红色首都”,也有纪念“红帮裁缝”之意,这一事件在红都企业史上被称为“红都迁京”。

张培向介绍,红都迁京后主要面临三大任务:为中央领导服务;为出国人员服务;为驻京使团服务。

当时的第一件任务,是为毛泽东主席参加党的八大和照标准像制装。当时为领袖制装不能近身量体,由田阿桐师傅在5米外目测得出尺寸,再根据毛泽东的身材、脸型,将衣领加宽,口袋改成贴兜,其他部位也做了不少改进,制作出改良的中山装,穿在毛泽东身上,更显伟岸挺拔。

 

[1][2][3]下一页>>
阅读数量(407)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