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铁还需自身硬”。虽然当下很多国产服装品牌已经拥有一定知名度,但多数仍旧处于模仿国际大品牌的阶段,技术研发、风格创新、生产工艺等方面都还较为薄弱,使得山寨货泛滥,无法真正赢得消费者认可。细心的消费者不难发现,在过去的2012年里,一则关于“国民床单”的微博引发网络热议,一款流行了几十年的床单,无论是花色还是材质都堪称“经典”,虽说大卖的趋势已不复当年,但是这种高品质的产品,在一大批忠实消费者心里留下不可磨灭的烙印。这些产品的“重出江湖”,有一部分原因是来自于怀旧情结,但这恰恰说明消费者对当下民族产品质量方面的不信任,才使得这些不仅耐用且手感上佳,不仅材质安全且款式经得起时间推敲的产品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线中,让这款“古董式”的“国民床单”在网购上的价格从原来的七八十元一路上涨到二百多元。从此例可见,作为消费品,“质量是产品生命”的结论永远不会过时。
“所以,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我国服装品牌不仅要依靠原有积累的品牌资本,坚守品质,做好良心品牌,同时要借助于‘过去’而不拘泥于‘过去’,要不断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在产品创新和营销手段上向新品牌和外来品牌学习。”该负责人进一步指出,长期以来,中国服装品牌相比国际服装品牌较为逊色。一方面,国际服装品牌在品牌形象树立方面已有较成熟的模式,品牌宣传可谓“得心应手”,而我国服装品牌在此环节恰恰比较薄弱,难以产生较强品牌效应;另一方面,我国消费者更热衷于国际服装品牌,认为其更时尚、购买价值更高。我国服装品牌要想提升国际竞争力,除了注重质量,走品牌化道路,还要提高创新能力,从“制造产业”向“创意产业”升级。
总之,我国服装企业需要一场实现“梦想”的远航,更需要时刻将“质量”作为点亮远航的灯塔。因为,值得亿万中国消费者期待的是,即使没有“第一夫人”的力挺,国产服装品牌仍旧能够自强于中国市场,屹立于世界服装品牌之巅。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