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服装行业兴旺的三大瓶颈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08日

所以,对于即将开展信息化建设的服装企业来说,必须要做好自身企业的战略规划,只有对自身发展战略明确了,才能知道什么样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更符合自己的发展需求。

如果企业只是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那无疑是一种可怕的短视,其信息化项目最终遭遇失败或者没有实际效果也就不足为怪了。

第二座大山:人才瓶颈

在企业的信息化过程中,往往需要复合型的人才。他们不仅要求精通信息技术,还要精通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管理知识。但目前很多服装企业IT部门的人员,要么只是精通信息技术,要么就是只对业务流程有所了解,这就造成了服装企业的业务需求与信息化系统难以有效对接的矛盾。

一旦信息化系统上线,各种各样的问题接踵而来,而企业IT部门人员就是疲于奔命也难以解决实际问题,长此以往,业务人员对信息化系统信心不足,最终导致系统实施的失败。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认识问题,很多服装企业在没有开展信息化项目时,往往不会去注重IT部门人才的培养和储备,IT部门职员的角色相当于网络管理员;而在开展了信息化项目之后,IT部门也往往只是被当做一个技术后勤部门来看待,并没有被充分纳入到企业的整个业务流程设计中去。业务流程设计与信息化系统脱节,信息化项目自然也就难以实现其价值。

第三座大山:技术瓶颈

对许多服装管理软件企业来说,生产过程管理一直是一个禁区。原因就在于服装工厂款式、工序繁杂多变,所涉及到的颜色、尺码等二维信息,更使得管理难上加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无法收集到实时的生产数据,生产车间的信息化管理也就无从谈起。

例如,在工人工资方面,直到今天,绝大部分服装企业,还在沿用几十年前发明的“飞仔”来管理生产进度、计件工资等;而结合传统“飞仔”方法的管理软件,也只是机械的把手工抄写数据变成电脑录入,并无实质性的进步。

这种传统的“飞仔”计件方式无疑存在众多问题,生产进度无法快而精准的汇报,计算工人工资需要花费时间等。直到后来RFID技术的出现,才大大提高了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速度,也使得服装工厂实时收集生产数据成为了可能,从而彻底淘汰了传统的“飞仔”管理方式。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711)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