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转移是近年让中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无法回避的难题。由于成本上升,一些原来属于中国企业的订单,转移到中国周边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去了。
4月16日~18日,由日中经济贸易中心主办的日本中国纺织成衣展(简称CFF)在大阪MYDOME展馆举行。本届展会展览面积达6000平方米,来自中国12个省市46个城市的258家企业和1家韩国企业共259家企业以327个展位规模展示最新商品以及服务。参展企业的对日年出口总额为25亿美元,占到中国对日服装出口额的10%。展会到会客商达5360人。记者有展会上采访了解到,近年中国服装对日出口订单转移有加剧的趋势。
相关数据也印证了记者这一判断。近日有媒体报道,2012年日本进口中国服装时隔10年跌破80%。日本纺织品进口商协会近期统计数据显示,在日本流通的服装中,进口产品比率约为96%。该协会根据贸易数据进行的调查显示,2012年日本服装进口额为2.5985万亿日元,较2011年增长3.2%。日本从东盟的进口额正在增加。从进口额来看,2012年,日本从印度尼西亚的进口同比增长60.9%,从越南的进口同比增长18.2%。由于东南亚人工成本比中国低很多,现在一些日资企业正加大在东南亚的投资。
有业内人士分析,作为中国订单转移的重要承接地,东南亚一些国家发展纺织业,除了成本低的因素外,还具有一定的后发优势。新建的工厂,有的投资规模很大,使用的设备很先进,具有完成基础产品的规模生产优势。但同时,其后发的弱势也很明显。首先,产业链不完善。面辅料的采购还得依靠中国市场。其次,工人素质较低,导致生产效率远不如中国高。再次,距离日本较远,交货期保障方面远不如中国企业。另外,语言沟通困难。东南亚讲日语的人少,主要通过英语与日本人沟通,而不像中国有大量精通日语的业务人员。还有生活条件不如中国沿海城市便利也是弱势。
[1][2]下一页>>